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力量素质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素质之一,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以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力量按其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动力性力量和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又分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九年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变化极为频繁,内容跳跃性大、更新快、技术性高、实践性强。新课程教材中无不渗透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钻研新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抓住重难点,了解学生认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下面结合自己的课  相似文献   
3.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因为考虑到篇幅问题,在知识点之间省略了很多过渡性的内容。文章以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为例谈如何实现知识点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4.
<正>儿童诗特别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和心理特征,孩子天生对诗歌感到特别亲近。教孩子读诗,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加细腻。可是,由于诗歌跳跃性强,没有什么具体的情节和内容,再加上有些教师对诗歌熟悉的程度往往还不如学生,对诗歌的教学往往难以胜任,他们普遍反映儿童诗难教。下面,我结合自  相似文献   
5.
张超天 《快乐阅读》2011,(9):122-123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跳跃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古典诗歌都无一例外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意境,我们在品读时,都能体会到一种从诗歌语音排列中所无法看得到的审美情感。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  相似文献   
6.
王彩霞 《快乐阅读》2011,(18):83-83
《考试说明》规定: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歌。但是,古代诗歌的语言凝练、跳跃性强、句试的倒装等,都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做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得分往往不理想。而读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读完一首诗歌,首先要看:这首诗或词想要表达什么?或什么感情。古以诗言志。"志"是指一般意义上人的思想和  相似文献   
7.
终极提醒:这两个人,我们不用点明他们的名字了。他们一个红遍世界,一个红遍中国,影响力之大,鲜有人比肩。我们看到的结局,往往非常具有跳跃性,这是因为,我们省略了太多别人的努力。谁都不会生下来就是NO.1,所以,也不是每个出人头地的人,没有经历过阵痛便能最终成功。看得到别人的努力,才会观照出自己不够精彩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陆梅 《考试周刊》2011,(92):18-19
本文作者从形象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抒情性四个方面对诗歌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根据这四个特点探究了解读诗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所谓"画面思维",就是以表象为材料,通过画面、情境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概括反映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属于形象思维范畴,具有形象思维的形象性、整体性、跳跃性、直觉性、非语言性、情绪性等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方法视角来看,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占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超然的姿态出现,人文教育则强调学生的融入,是知识对学生的浸染与熏陶;科学教育侧重于"以理服人",人文教育侧重于"以情感人",尽管都强调学生的投入,但二者吸引学生的方法与内容不同,如果前者以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取胜,后者则以形式的跳跃性与丰富性见长;施科学教育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纳入,而施人文教育是一种外化的过程,是主体赋意义于客体,是主观体验的向外表达;人文教育强调各人的独特体验,更能容忍多样性与不一致性,而科学教育总是与过去有着更丰富的联系,更注重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