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93篇
科学研究   112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代大学生是本世纪初、中期的主要生力军,也是社会不同领域中各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形态、机能、血红蛋白测试及从睡眠、视力、锻炼等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发现我院男大学生血红蛋白指数较高,营养状况较好,同时,还发现睡眠时间不够充分、近视患病率高等一些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知多少     
《科技新时代》2004,(5):107-110
  相似文献   
3.
4.
近视成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视由基因决定?还是与生活方式有关?据最近英国的《新科学家》报道,如今科学家们有了新的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引起近视的原因与生活方式有关,如果儿童在室内待的时间,或者待在电脑和电视机屏幕前的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引起近视。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除了早操、课间操以外,还有第三“操”,做了几十年了,这就是“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在预防学生近视,消除视力疲劳方面功不可没,但效果没有达到最佳。资料显示,1986年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15.5%,中学生为29.4%,到1996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中的近视继续增加,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 眼保健操是60年代,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以按摩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视力疲劳为主要内容的保健操。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做眼保健操,眼睛不动,我们可称之为“被动型眼保健操”。眼…  相似文献   
6.
学生近视眼的防治多年来一直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有材料表明我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近视大国。造成近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体可归纳为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的综合影响。近视产生的后天因素十分复杂,如睡眠时间过少、用眼过度、光线不佳、饮食不当、不良姿势、过度疲劳等诸多因素都能诱发近视发生,最新研究又发现:被动吸烟、咀嚼不够、环境噪音、环境色彩等也是导致学生近视发病率高的因素。 如何有效预防学生近视问题呢?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酒精(主要指饮用)中毒发生率逐年上升。我院自2002年以来共收治酒精中毒患者21例,经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八部门高度重视,联合下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并把近视列为学生重点防治的6种常见病之一[1-2]。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呈逐年递增和低龄化现象,已成为一个棘手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正处于社会矛盾多发期,情感和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上升,突发性危机事件也不时发生。如何处理和报道这些突发事件,让矛盾及时得到化解,同时对社会公众做好心理引导,是媒体面临的新课题。金华日报于2005年3月开设了"情感热线",以关爱人、帮助人的方式,使市民在心理和情感遇到挫折和困惑时有地方倾诉,并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精神支持。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新闻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新闻纠纷最初往往以新闻投诉的形式出现,目前,接待处理投诉已成为新闻单位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投诉处理的好,可以将争端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理的不好,可能提高诉讼的发生率,导致连带恶性后果,给报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