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10,(10):78-78
据中国军网2010年4月28日援引新华社南宁4月2日电,广西农科院的科学家从普通野生稻中发现的24份具有广谱、持久性和高抗性的抗稻褐飞虱材料中,发现并标记定位了4个抗性新基因,为抗稻褐飞虱水稻育种提供了种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3月13日.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华大基因及亚利桑那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短花药野生稻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为稻属的比较、进化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学     
大豆生育期间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林下人参叶片光合日变化的初步研究;东乡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原位保存群体的遗传分化和保护策略研究;水稻裂颖突变体srg花器官突变的形态发生及遗传分析;不同灌水量对垄作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快速鉴定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天然异交种的基因组组成.分析了该杂种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配对情况.根据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现该杂种是具有36条染色体的三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配对研究.发现该杂种染色体很少发生配对,绝大部分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该杂种是由A、B和C3个染色体组组成.因此该杂种是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6.
澜沧江流域野生稻资源及其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文娟  闵庆文  崔明昆 《资源科学》2011,33(6):1066-1071
野生稻是栽培稻的野生近缘种和原始祖先,是栽培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遗产与民族生态文化多样性考察"是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科学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组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的野外考察中,就该流域野生稻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曾分布有我国所有的三种野生稻。近40年来,随着野生稻自然环境的破坏,其自然居群分布迅速减少,有些分布点已经绝迹或濒临灭绝。现存分布点共计31个,分散在横跨4个州、市的11个县(市)。针对野生稻的濒危现状及原因,提出如下保护建议:①加强野生稻栖息地的保护,即采用原地保护为主的方法保护现有资源;②积极引导村民参与野生稻的保护;③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治理;④做好水电站建设中的生态保护规划,将野生稻资源的保护列入到大坝的建设规划中,国家应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野生稻保护投入机制,要求澜沧江水电企业加入到野生稻的保护行列中来。总之,作为一种珍稀的作物野生种质资源,野生稻对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研究稻属药用野生稻复合体中宽叶野生稻(CCDD基因组)和高杆野生稻(CCDD基因组)基因组之间的关系.用这两种野生稻基因组总DNA作为探针分别对宽叶野生稻中期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杂交结果显示宽叶野生稻和高杆野生稻同源性非常高,说明这两种亲缘关系十分接近,但区别也非常明显,为宽叶野生稻和高杆野生稻是不同物种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同源染色体上的相似信号带型进行核型的同源性聚类.  相似文献   
8.
普通野生稻G—显带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野生稻与栽培稻体细胞杂交第4代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D3代体细胞杂交后代进行白叶枯病检测,获得67份高抗白叶枯病体细胞杂交材料,并对D4代体细胞杂交材料人工白叶枯病接种和稻瘟病重发病区的田间自然诱发发病及大田种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有86.6%的植株表现为抗白叶枯病,有16个株系较抗稻瘟病,有5个株系还存在分离现象,分离率为7.5%,有10个株系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野生稻与栽培稻体细胞杂交第4代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D3代体细胞杂交后代进行白叶枯病检测,获得67份高抗白叶枯病体细胞杂交材料,并对D4代体细胞杂交材料人工白叶枯病接种和稻瘟病重发病区的田间自然诱发病及大田种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有86.6%的植标表现为抗白叶枯病,有16个株系较抗稻瘟病,有5个株系还存在分离现象,分离率为7.5%,有10个株系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