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765篇
科学研究   160篇
各国文化   49篇
体育   319篇
综合类   82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7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3.
刘歆二题     
刘歆一生中的两件大事是争立古文经和依附王莽。刘歆争立古文经是试图用具有原始经典意味的古文经改造腐朽、衰颓的今文经学,挽救刘汉统治的危机,西汉末五德终始说盛行,导致了“家天下”观念的淡薄,刘歆在拯救刘汉统治的努力失败后投向王莽,是合乎逻辑和时代潮流的转变,刘歆在当世并末受到如后世"逆臣贼子"的诅咒。  相似文献   
4.
宋辽金元时期山西的雕版印刷(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到宋、辽、金、元时期,这块文明宝地,则你争我夺,战争频仍,成为闻名遐迩的古战场。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在这古战场中又充裕着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正是出于这样的原由,宋、辽、金、元时期的山西,无论是雕版、印刷,还是造纸、藏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华大地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增添了灿烂光辉。   一、宋代雕版印刷空前兴盛   从东汉蔡伦总结历代造纸经验,设计利用麻头、树皮、破布、旧渔网,从中提取植物纤维制造纸张,到隋末唐初贞观 (627— 649)之际发明雕版印刷术…  相似文献   
5.
尚儒彪 《武当》2004,(7):58-59
巽为风。八卦中巽卦符号的产生,是古人在生产实践中,看到大雨来临之前,往往先有大风刮来,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天空中有着一层又一层厚厚实实的乌云在翻滚,云下又有着一股接一股的风在吹动,于是用“=”代表一层又一层的乌云.而以“--”代表那云层下一股又一股的风,  相似文献   
6.
凌召 《中华武术》2004,(5):46-46
《拳经总歌》最早见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两仪堂本太极拳谱,是参照戚继光《拳经》歌诀、提纲挈领地撰写而成的纲要性歌诀。全文22句,154字,是陈式太极拳的经典。然而,细心揣摩全文,它不但是陈式太极拳的技击纲要,而且还可以作为各门拳种的技击指导。敝人偏爱古典拳论,搜寻在案,研读禅悟,虽觉词句隐晦深奥,玩味日久,也觉有些豁然开朗,然而,难免偏颇一格,此文仅供各派技击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费荣华 《收藏》2001,(11):56-57
一部由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编著,明代大学者陈仁锡评阅并刻板,明崇祯三年(1630)赐进士奉直大夫苏州知府史应选官刻重版的59卷本《资治通鉴纲目》和27卷续编本《续资治通鉴纲目》,在秘藏尘封了370多年后,于近期在甘肃省永登县被首次发现并面世的消息,经《兰州晨报》、甘肃电视台等传媒连续报道后,引起普遍关注。该书现被甘肃省永登县政府部门的一位公务员珍藏。  相似文献   
8.
9.
晚明南京的徽籍刻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一直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在明代,作为明王朝“留都“,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陈钰骅 《武当》2001,(5):24-24
能否严格遵循太极拳原理与法则锻炼,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问题。修炼者应先熟悉太极拳的拳理功法,即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著熟”。只有太极拳的拳理功法熟悉了,才能在锻炼中慢慢悟到太极拳不同于其他拳种的“劲”。“著熟而渐悟懂劲”,“著熟”是修炼太极拳者正确与否的路标。太极拳经典拳论都是著者的拳艺达到极精境地时的心得结晶。拳理拳法理论著作的熟悉理解,是决定太极拳爱好者能否入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