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福州方言为载体的闽剧,表现了福州人的思想、生活与性格,也表现了特有的闽都民情风俗与时代精神。闽剧中的平讲戏最能体现闽都地方特色,是闽剧中最贴近百姓的戏。《贻顺哥烛蒂》是福州方言剧的代表作,《荔枝换绛桃》则是发生在“三坊七巷”附近的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他如《甘国宝》、《陈靖姑》等剧也是闽剧中表现闽都名人与民俗的杰作。  相似文献   
2.
渊源于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的闽都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丰富、完善、发展起来的,其内涵包括:闽越文化、闽都学术、船政文化、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五个方面。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闽都文化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研究与传承闽都文化,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明末以前,中华传统儒学一直未能在台湾地区形成影响。到了清代,台湾隶属于福建,闽都福州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对台湾儒学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闽都文化对台湾儒学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台湾的官学、书院、社会教育三方面得以表现。  相似文献   
4.
闽都书院源远流长,已经成为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都书院于明清之际传入台湾并产生深远影响.清代台湾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闽都书院渡台山长、教谕的辛勤教学及其提供的教材、典籍.清廷治台213年间,设立的书院有61所之多,遍布岛内各地,大部分深受闽都书院教育宗旨、培养理念和教学方式之影响.清初台湾还是移垦社会,文化与风气较为落后,动乱频繁,只能以武力维持社会安定.台湾能从“武治社会”儒化为“文治社会”,书院教育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福州的贡献是独特的.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福建巡抚徐继畲作<环瀛志略>一书,全面介绍世界各国;马尾船政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科技体系的尝试,为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船政学者中,严复翻译<天演论>、<法意>等西方社会政治学名著,使中国人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从而推动了清末的雏新运动;而林纾与船政学堂人士合作,翻译了大量的西洋名著,给中国文人展示了西方文学世界;他们的贡献为铸就新一代中国人奠定了文化基础.此外,在法国生活的陈季同,用法文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沟通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闽都行政文化的构建,不仅是提升福州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闽都地域文化建设、实现福州地域社会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一环.闽都行政文化的研究以闽都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与闽都地域社会文化特征为出发点,探讨福州发展历史过程中的行政特点,挖掘福州行政历史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品质,提出闽都行政文化所具备的商业精神、人文精神、知学重教和传承道统四个特质,并为实现闽都行政文化的构建、闽都文化的树立和闽都社会的文化认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闽都别记》是一部专记福州及其所属邑县自唐末五代以迄清初的历史掌故与神话传说的长篇小说。作者在创作时常把其他文体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故事加以改编后收入书中 ,其中尤以改编《聊斋志异》的为多 ,计有十处。它们又可分为四种类型 :原封不动 ,只是把文言译成白话 ;基本照搬 ,个别人物、情节有所变动 ;情节基本相同 ,但变形更多 ;大梗概相似 ,具体描写出入较多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卢公明来华传教,并在福州逗留14余年,其《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详细地记载了福州社会生活与习俗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详尽地描绘了晚清闽都的丧葬习俗。作为他者对异质文化的考察,卢公明的考察与书写为研究晚清闽都的民间信仰状况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史料,也从另一视角为研究者审视本者文化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9.
海峡民俗文化是历代海峡两岸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流变中蕴涵了浓厚的亲和力。我们可以闽都民俗文化为样本,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全方位海峡民俗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民俗文化跨海峡交流,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造福两岸百姓。  相似文献   
10.
黄凡 《福建教育》2023,(5):13-14
闽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在环境创设中凸显“闽都文化”、在园所文化建设中渗透“闽都文化”、在园本活动中发扬“闽都文化”等方式,将“闽都文化”融入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