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傅良主张立法时要预防与惩罚相结合,变法时要为民与趋利相一致,突出预防和功用,既继承了对我国古代德主刑辅、德政王道的法制传统,又反映了变法为民、经世致用的时代诉求,总体上呈现出"外王"、"事功"法制思想的特色。这也凸显了他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取向,是一份珍贵的法制思想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陈傅良是宋代著名的永嘉学派巨擘,对法制本质以及立法、变法、司法做过许多思考和探索.其中,最具特色和智慧的是追求法制的公正公平,不仅是立法的,而且是司法的,尤其"行法自贵近始";重视司法的求实重人,强调法律运用的恰当准确以及事实认定的真实有效,并且要求充分发挥司法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原情定罪"、"司法在人".把重法与重人结合起来,实现法制公正公平的终极目标.陈傅良的法制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时代先进性,还有强烈的历史借鉴性.  相似文献   
3.
陈傅良的政治思想中存在道法之辨与古今之论两个重要主题。围绕该主题,他以三代政治精神解读宋代立国基础,试图树立一个可供取法的政治传统,并对王安石变法的歧出激烈批评,其中心意旨在于改革当时政体中的集权主义与专制主义弊病,实现国家富厚的理想政治。这个典型个案显示出,宋代新儒学的经制观念和实践意识远非单薄的制度主义和事功范畴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4.
陈傅良是一位非常重视经济研究和历史研究,并且强调实物主义的唯物思想家,更是一位体贴民心、考察民情之后付出行动的一位平民政治家。本文针对陈傅良的"民生"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一、生平介绍叶适(1150—1223),中国南宋哲学家。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14岁时,叶适便与在同学家授学的永嘉著名学者陈傅良相交往,20岁左右专门拜访陈的老师、永嘉另一名著名学者薛季宣。薛、陈二人被认为是南宋事功学派的先导。叶适与薛、陈二人交往论  相似文献   
6.
陈傅良的政治思想中存在道法之辨与古今之论两个重要主题.围绕该主题,他以三代政治精神解读宋代立国基础,试图树立一个可供取法的政治传统,并对王安石变法的歧出激烈批评,其中心意旨在于改革当时政体中的集权主义与专制主义弊病,实现国家富厚的理想政治.这个典型个案显示出,宋代新儒学的经制观念和实践意识远非单薄的制度主义和事功范畴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7.
<永嘉先生八面锋>一书,明清以来传本皆题陈傅良作,但同时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然而都未能得出确切结论.本文通过追溯源流,指出此书系宋孝宗淳熙以后坊问杂取诸家科举之文而成,是流行于考生间的一部应试参考书,同当时同类书籍并无不同.  相似文献   
8.
陈傅良是南宋中兴时期永嘉学派的著名学者和文学家,其文学思想有独到之处。他的文道观属于理学家一脉,又植入事功因子:他重视作家节操,主张作家应胸怀家国;他倡导中正平和的诗风,讲究诗歌声律。  相似文献   
9.
陈傅良是南宋时期永嘉事功学派中继薛季宣而起的重要代表人物,历仕孝、先、宁宗三朝,与当时的政局变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陈傅良的重要交游活动能窥见其思想发展的过程,认识其在永嘉学派和浙东学派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其对政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帝室伦理的紧张与朝廷政体的偏倚,是南宋中叶政坛长期存在的双重危机,而在绍熙五年(1194)孝宗逝世之后,尤显突出。当此之时,朱熹受命入都,立朝四十日间,讲学、论政、议礼,在在针对彝伦与朝纲之双重危机,忧思切论。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因孝宗升祔而引起的祧庙之争。主导庙议者为永嘉诸儒,主张祧迁僖祖,建别庙居之,正太祖东向之位。对此,朱熹独建不可祧之议,究其驳论本旨,盖以尊太祖而迁僖祖,无形间将激化现实中君权的独尊与亲情的疏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