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因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士人的危机感顿然加剧,社会上逐渐形成以经世致用和博古通今为主的学术思潮,这两种思想深刻影响着清初骈文的内容和风格。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清初骈文家如陈维崧、吴绮、陆繁弨等皆关注现实,抒发真情实感,故清初骈文具有时代感和重情意识;而崇尚“博通”的学术追求,反映在骈文创作上表现为追求富丽典赡之美。清初骈文内容的充实和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清初骈文的复兴,为清代中叶骈文全盛开拓了路径。  相似文献   
2.
陈维崧一生经历贵介公子、江湖布衣、翰林词臣等社会身份的转变,但是他却始终保持世家子弟的身份意识。这种自觉而鲜明的身份意识成为陈维崧骈体文书写的基因、动力与精神。世家子弟的身份意识与陈维崧骈体文书写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家世声华的自豪与锦心绣口的才学、清狂肆志的自傲与神龙夭矫的气势、时命牴牾的自叹与独标兴会的精神三个方面。世家子弟的身份意识造就了陈维崧骈体文的"心手独得处",使陈维崧的骈体文成为清初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与文化精神的宝贵结晶。  相似文献   
3.
陈维崧系清代初期重要词人,他在清初产生了重大影响。乾嘉以后,常州派对迦陵的接受呈现较复杂的局面。从尊体和词史观两方面,可以看出陈维崧对张惠言和周济的影响,而谭献和陈廷焯则从“沉郁”的角度对迦陵的创作进行了评判,迦陵的词史地位由此获得认可。  相似文献   
4.
清初的词坛是词学复兴的时期,名家众多,成就突出。安徽休宁词人赵吉士是当时词坛的名家,他的词题材广泛,用调丰富,风格清俊。尤其是对陈维崧的追随,显示了他独特的词学追求。  相似文献   
5.
陈维崧的怀旧,吊古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表达时间意识的方式,或者说两类不同的建构时间意象的语言手段。不少研究者倾向于从陈维崧所遭遇的历史动荡和生活变故亦即其独特的生平经历出发分析这一类作品。而在事实上,这一类作品承载着词人作为一个正统丈人的道德想象和追求。也可以说,是词人的这一文化心理而并非其人生经历从根本上影响着其词创作的时间意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实用性原则的遵循与背叛--陈维崧题画词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题画词乃词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蕴含.本文对清初词杰陈维崧的题画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在界定了题画词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研究了他是如何在这类词中既贯彻其实用性原则,又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的.文章分别从作者自我经验介入词中的两种不同方式和纯题画词实用功能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对迦陵题画词进行了解剖,认为陈维崧对这类题材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创作中引入了他的自我经验,从而变消极为积极,扩大了它的表现领域,同时在对题画词实用功能的发挥上,他也较前人有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本文重在解析,而不是判断.  相似文献   
7.
“以文为诗”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重要的概念,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等,其目的是对抗诗歌格律所表现出的程式化而采取的一种诗体革新手段。诗词虽属不同文体,后来之辛弃疾、陈雏崧等人的“以文为词”就是受到了“以文为诗”的启发,将散文之字法、句法、议论、叙事、文气等引入词体创作之中。这样不仅解放了词体,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提高了词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清初词坛上,陈维崧是推波助澜、形成风气的关键人物之一,陈维崧推崇有骨力、有气势的雄浑豪迈的"横霸","霸悍"之词风,表现出一种发扬蹈厉的艺术生命力。陈维崧词的"霸悍"风格在词学领域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反传统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9.
陈维崧 ,清阳词派宗师。“词纵横博大 ,海走山飞 ,其源亦出苏、辛。而力量更大 ,气魄更胜 ,骨韵更高 ,有吞天地走风雷之势 ,前无古 ,后无今。”(《词坛丛话》)陈词题材广泛 ,远超苏、辛 ,存词 16 2 9阕 (集外散佚 ,估计尚有数十首 ) ,词调四百多个 ,为历代词人所未有。旧说 :“嘉庆以前 ,为二家 (陈维崧、朱彝尊 )牢笼者 ,十居七八。”(《箧中词》)本文重在探讨陈维崧在词界的崛起及其词作的内容、风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维崧的骈文雄健博丽,善写兴亡之感;句式丰富多变,喜用长句对,又时常运单行之气入偶句;对偶新奇,用典灵活.他的成就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给清初文坛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波,一些人对骈文的态度也因此而转变,这种转变昭示了陈维崧对清代骈文复兴的先导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