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自年谱兴起于北宋初期,便有吕大防编撰《韩吏部文公集年谱》,在年谱兴起之初,韩愈便被列入谱主的范围。有宋一代编纂的韩愈年谱种类丰富、形式多样,韩愈年谱在这一时期有文谱、表谱、合谱等形式。韩愈年谱在宋代经历了草创期的简略纪事到考证完备、纪事精详的过程。从宋代韩愈年谱的逐步发展可见年谱这一体裁从最初简单的系年记事,发展为考证严谨、诗文与传记相互补充的完备学术形式的全部历程。  相似文献   
2.
韩学产生于唐而未能大盛于唐,然至宋卒能大行其道,并从此蔚为大观,奠定了韩愈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这与唐宋不同的历史背景有关。韩愈之名位及其学说在唐代不被重视,这与唐代“重武轻文”的基本国策以及李唐宗室自帝王以下崇佛佞道所造成的社会风气有关。韩学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在于儒家礼治,而儒家在那个时代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是不争的事实。宋太祖能以历史为鉴,一开始就定下偃武修文的措施,从而成为宋朝历代皇帝所共同遵守的基本国策,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这对儒学之中兴及理学之衍生,无疑形成十分有利的社会环境,从而亦形成韩学大盛于宋的客观条件。因此,宋代佛、道二教地位大不如李唐,而儒学却一扫唐世之衰疲而风气大振。三教地位的根本转变既由中国的哲学思想史内在发展规律的演变所决定,同时亦是统治者的意向直接影响社会思潮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佛、道二教既不能与儒学比肩,惟有附丽于儒学,从而逐渐产生了一种以儒学为中心的三教融和学说——宋代理学。  相似文献   
3.
历代韩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晚清民国以来,韩学研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呈现出新的面貌与格局。综观20世纪的韩学发展,其主要进展体现为四点:一、对韩学思想的特别关注;二、对《韩非子》文本的特别关注;三、对韩学文献的特别关注;四、对综合研究的特别关注。与此相应,韩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主要涉及对历代韩学文献的全面清理、对《韩非子》文本的重新整理以及韩学史的现代建构,具体包括历代韩学文献叙录、古代韩学文献汇编、现代韩学论著萃编、《韩非子》汇校集释集评、中国韩学史建构等五个方面。韩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既是对诸子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与新范式的探索,也是对新时代古籍整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同时,全面清理传统的法家文化资源,发掘其现代价值,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世的韩学著作中,魏仲举五百家注集中反映了南宋时期韩集笺注的主要成果。梳理五百家注征引的唐宋典籍,有功于考察南宋时期韩学研究的繁荣面貌。这项研究,无论是对韩学还是宋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康有为对先秦诸子倍加关注,韩非也在其中。就关注程度和整体评价而言,他对韩非可谓是论述最少,评价最低。康有为认为,韩非将老学之不仁发挥到了极致,以刑名法术桎梏百姓。基于这种分析,康有为将韩非归为“刻薄一派”,对韩非的抨击不遗余力。与此同时,他又对《韩非子》一书流露出好感,一再援引书中的记载为自己的观点做辩护。  相似文献   
6.
7.
8.
人类之发展通过两途:一是物质的,肉体的,即种的传递;一是精神的,文化的,即文明的传递.前者为实而易见,后者为虚而难明.然二者不可或缺,如车之行走需双轮,鸟之飞翔需双翼,缺一则仄,必车翻鸟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