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62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辅报刊恶性竞争惨烈,走竞合之路迫在眉睫 在本文论述之前,让我们来看这样三个画面: 画面一:在一次由全国许多优秀教师参加的教学研讨会上,某报的一个领导在发言中说:那个某某报嘛,办得很不好,管理上也很糟糕,你们最好别给他们写稿子,他们不但稿费低,而且付稿费还不及时!听者哗然.  相似文献   
2.
我这界外之人一时心血来潮,也想论说论说散的创新哩。并不是矫情,也非自我炒作,确实是针对近期媒体现状有感而发。说“界外”也是照葫芦画瓢。因为依行家定式,界外即指散界以外,因我不是专治散的,故也贴切。界外人论说散创新,这似乎就有点不自量力,没有写出什么名堂,更不是吆五喝六的论家,还侈谈什么创新?故而这“浅论”乃是自作多情,一家之言,凑得个热闹罢了。契诃夫不是说,大狗叫,小狗也叫吗?于无声处听狗叫,界外人说界内话,或许歪打正着,不亦快哉。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馆员的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的人格必须与职业相匹配,本文论述图书馆的职业特点及图书馆员应具有的人格类型。  相似文献   
4.
正《文心雕龙》问世一千四百多年了,其丰富的内容、完整的体系、真知灼见是独树一帜的。作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先生曾有评价:"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该书第十六篇《史传》的立意虽然是讲历史散文的  相似文献   
5.
博观约取、点面结合,古代文论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对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有必要调整课程设计目标,发扬课堂教学的点面思维。以专题性讲授、开设选修课取代陈陈相因、均衡有力的通史性的知识灌输;以重点讲授取代全面梳理,抓大放小,注重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的结合。构筑优化古代文论教学的长效机制,形成点的深入和面的拓展的有效对接,从而让古拙的文论典籍在大学课堂内焕发鲜活如新的理论生命。  相似文献   
6.
天才在中西文论中都算得上是核心的概念和范畴.郭沫若对天才问题也有着持久的关注和研究,其“天才情结”不仅指向他青年时代的理想和追求,更与其文艺主张、教育观念等紧密相连.郭沫若对天才的理解是中西合璧式的综合把握,客观科学而富有启发性,但由于天才问题的复杂性和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人们对郭沫若的天才观的理解仍处在他所批评的“赞”...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大量西方文论的引进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文学思想的混乱,传统文论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曾经被我们几次中断过的传统文论仍是当今文化之根本。面对新世纪,有必要在传统与现代的衡接上寻找、明确中国文论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二程文论与文学研究 ,分为三个时期 ,建国前及 80年代后成果相对较多 ,90年代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学习掌握语言的重要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必然要受汉英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必要注重汉英文化差异的对比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知识技能的同时 ,扩大文化视野 ,克服文化差异的影响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熙载<艺概>研究》的出版,是值得祝贺的事。全书对刘熙载的生平思想和艺术理论进行解读和全面审视,结构是精当的。全书遵循历代文论史实,以现代文艺理论和美学观点,从不同的学术层面进行研究,并给刘熙载的艺术理论以合理的学术定位,是颇有创见的。其在语言表述上,力求形象化和抒情性,做到深入浅出,表现了著者一定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