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援在出兵交趾过程中,促进了岭南地区内河通道以及北部湾海上通道的建设,一方面促使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从传统的以战争为主要动力的阶段向以和平贸易、移民为主要动力的阶段转化,另一方面,使北部湾地区逐渐从一个相互封闭的地理区域转化为一个受地区分工主宰的经济区域。上述转变对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禤氏溯源     
禤世航 《寻根》2008,(2):120-121
禤姓是我国稀有姓氏之一,得姓于东汉初。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年),交趾女子徵侧、徵贰起兵,攻占南方城邑。建武十八年(42年),光武帝命伏波将军马援南下平叛,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牛哥随马援南征。建武二十年(44年),马援班师回朝,  相似文献   
3.
马援与关羽     
马援与关羽俱为名将,身后都被尊为神圣受人膜拜。马援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然名声则远逊于关羽。为更好地了解马援,弘扬马援精神与伏波文化,有必要在二者之间作比较研究。概括地说:二者在历史上的影响确有大小之分、其社会形象有真伪之分、个人的品质则有高下之分。马援在当今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主要基于历史事实,关羽的形象主要基于小说虚构;马援忠勇为国,廉洁爱民、乐善好施、刚介耿直的高风亮节,较之关羽的愚忠和义气,具有更高的价值,其历史地位远在关羽之上。  相似文献   
4.
东汉末年,在粤西士人的努力下,交趾改称交州,与全国十三刺史部一样同称为州,建制的升格,意味着越、汉一体化的新进程.东汉末年,苍梧太守牟子博撰作<理惑论>,这部佛教史上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教撰述之所以出现在交州,就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因其偏远,中原人士避乱至此,带来了各种学术思想的交锋、交流;因其偏远却与海外交通便利,较先接近海外学术.粤西文化建设,又是在外籍人士远赴粤西任职为宦者与本土少数民族"酋领"的共同努力下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马援立体地图模型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军事领域里使用沙盘作业的开始.它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军事沙盘作业的国家之一;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从书本上的理论进入到军事三维空间的实践,使中国古代军事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军事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不仅在冷兵器时代有着极高的军事实用价值,就是在今天高科技时代军事领域里依然有着重要的军事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赵翼漫长的人生旅程上,他的价值追求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人生仪型在不停地摇摆、闪回。他有时崇拜马援,有时艳羡马少游,即使在初隐后不到八年的时间里也是如此。透过赵翼的心路历程可以管窥乾嘉年间士子比较普遍的心态,透析社会转型期的时代风尚,洞悉国家气运嬗变之原因。  相似文献   
7.
建武十六年(40年),交肚雒将女子徵侧等起兵反叛,汉光武帝派遣马援平叛。依据对史料的整理与分析,可确定马援得到南征命令的地点在皖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马援在东汉初年归附刘秀以后 ,协助刘秀征隗嚣 ,治陇西、平征侧等史实 ,结合马援亲自组织指挥的具体战例 ,分析马援的战略战术 ,实质上是深得孙子兵法思想而演绎成自己风格的军事艺术。马援不愧为古代名将之花  相似文献   
9.
李新平 《科教文汇》2010,(31):55-56
东汉开国名将马援,一生英勇善战,立下战功无数。在他的人生鼎盛时期,他奉命平定了交趾地区爆发的"二征起义"。在此过程中,他对当地的政治制度、基础设施、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有力推动了岭南百越地区郡县制和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为岭南地区社会进步和民族和谐,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论马援精神     
马援将军对于子侄们来说,是一个美其道,慎其行的严父良师.马援的"择君"思想是对国家的高度负责任的政治态度.它不仅为历代志士仁人所效仿,就是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马援一生中表现出的"老当益壮,马革裹尸"和公忠为国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