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寿海 《武当》2009,(11):32-33
经络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路线,二是功能。经络的路线在人体线路图上较清楚,但它的功用较为复杂而难理解。这个问题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亦有所讲解:“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即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相似文献   
2.
昨天中午MlKE午休了,所以晚上精神很好。我们读了《易经》乾卦第一、《黄帝内经》第一节、《成语接龙》001-100,前面的两个内容都是指读,后面的成语是他带读的。后来的《孝经》第一到六章是在广场上玩着读完的。有趣的是,当读到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的时候,他正好攀到爬梯的最上端,于是体悟了“高而不危”,他自己笑了,感觉很有意思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是中医重要典籍,它将五行与人体形态、体质、人格特征等属性进行联系,提出“五形人”并推演出“阴阳二十五人”学说。“阴阳二十五人”包含了理论驱动式、演绎式的人格理论,不同于西方数据驱动式、归纳式的人格理论,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此同时,该学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需要加以完善和修正。  相似文献   
4.
二月话养生     
《师道》2011,(2):63-63
黄帝内经》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意思是说春天的3个月,是自然界万物复苏,各种生物欣欣向荣的季节。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晚睡早起,起床后要全身放松。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以舒畅自己的情志。春季分为3个时期6个节气,立春、雨水为早春,惊蛰、春分为仲春,清明、谷雨为晚春。  相似文献   
5.
细小的春天     
轻轻拭去落在日历上的浮土,春分就在一场弥漫天地的沙尘中过去了。《黄帝内经》里说:"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时的江南一定已是草长莺飞、烟柳如织了,而我位于华北平原的家乡,残雪尚未融尽,  相似文献   
6.
《师道》2007,(3):58-58
黄帝内经》云:‘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而“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说明节食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藏本《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早于《四部丛刊》的顾氏仿宋刻本,有着很高的版本及语料价值。其音注内容来源不一,在属性和类型上具有多样性特点。音释中反映出的语音现象基本上符合通语演变规律,明显带有中古音中晚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赵珩 《世界文化》2012,(1):39-41
中国文人与医药历来有着一种十分特殊的关系,与西方现代医学学科的独立性大相径庭,直至近代,中国传统医学也基本上是9币徒传承,家族因袭,甚至自学成才,并无专业的教育体系。在这些形式中,尤以家族因袭备受推崇,这大约就是《礼记.曲礼下》所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道理。当然,”三世”之说,既是指祖孙父相承的医学世家,也或谓自身精通三世之书(即《黄帝内经》《神农百草经》和《脉诀》)、有学识的医家。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中国养生学的萌生,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实际上,早在春秋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饮食、起居,甚至精神与长寿之间的密切关系了。中国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曾大力发展生产,广播百谷草木,以后,他又创造了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等,堪称中华民族的始祖。史传黄帝寿高110到117岁,或言在位100年,《帝王世纪》载黄帝"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虽然说法不一,但他的高寿却是毫无疑义的,这也许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寿星了。然而在远古时期,黄帝又有什么特别的养生方法使他享以如此的高寿呢?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今,中国人产生了一个普遍深信不疑的观念,没事儿检查检查身体总是好的,似乎检查做得越多就越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于是,过度体检产生了。过度体检在中国产生并盛行是大有原因的。其中一个重要渊源来自中国古代的"上医治未病"的医学理念。这一概念最早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种表述明确提出,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显然这是一种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