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4种不同的水果运输调度问题(Fruits in Vehicle Routing Problem,FVRP):带硬时间窗的具有需求关联的模型、带容量约束的车辆运输调度问题模型、车辆运输调度问题模型和旅行商问题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基本人工鱼群算法和全局人工鱼群算法对所建立的4种模型求解,实验证明,全局人工鱼群算法克服了精度低、后期收敛慢、复杂度较高等缺点,能有效地求解此类问题,进一步证明了问题模型的复杂程度影响算法寻优能力,问题模型越复杂,收敛更慢.同时,也体现出当问题模型较复杂时,全局人工鱼群算法的寻优质量和速度优于人工鱼群算法.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立电子政府、实现政务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最终实现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3.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概念不仅为大型企业也为中小型企业创造了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一身,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战略结构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若干阻碍因素。信息化建设战略结构模型的建立可以给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战略指导,从而提高银行信息化运行效率。因子分析可以为结构模型提供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从而揭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作业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BPR)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分工理论,强调以“流程导向”替代“职能导向”,为企业迎接网络经济的挑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创新是BPR的关键;遵循政府的法律法规等大环境约束是企业BPR的前提;用户满意是BPR的核心;信息技术则是BPR的技术保证。BPR实施过程中应遵循清除、简化、任务整合等基本原则,BPR的具体实施应按学习新观念、成立BPR机构、对现有流程系统诊断、设计新流程、实施新流程、绩效衡量、正式运行新流程等步骤进行。BPR能降低成本、消除非增值成分;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用户的满意程度,使企业摆脱僵化的企业框架。中国企业近期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结合企业信息化战略对传统运作方式进行BPR,促进自身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价值链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广泛引用于企业战略分析。制造企业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机遇,基于企业内外部价值链分析,纷纷进行业务流程重组(BPR)、业务外包,虚拟企业也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7.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出发,探词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并就如何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配套措施与条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建设测评是企业有效地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前提,而信息化测评体系设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合理地综合选择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成果。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对基于理论框架所建立的测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验证其有效性与实用性。同时可以根据验证结果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商务e化与企业信息系统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跃贞 《情报科学》2002,20(6):630-632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企业原来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已不再适应历史发展。结合目前管理界新的管理理论-企业流程再造,我们提出企业要想使自己在全球化的大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进行商务e化的同时,再造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优势,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流程重组过程中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福学 《软科学》2001,15(2):23-25
本文从知识形成和知识扩散两个方面分析了BPR过程中的知识构成,研究了与BPR相关的五种类型的组织知识及其对BPR实施的影响,最后从专家小组的管理和核心能力两个方面探讨了BPR对组织知识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