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58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40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文献通考·经籍考》作者的生平与全书的编制体例及内容,同时力求中肯地评价这一重要的史志目录。  相似文献   
2.
四部分类法之起源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列举并分析四部分类法起源的不同观点之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史料,认为四部分类法源于荀勖之《中经新簿》。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荆楚文化内容丰富,对荆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文化与教学的融合愈加密切。以具体学校的教学为对象,以"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以"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及"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为荆楚文化精髓,就荆楚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太平经》中的三音节同义并列复用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太平经》中大量存在的三音节同义并列复用现象,本分类予以介绍和说明,并对其特点加以分析,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从德、智、体、美、世界观五个方面给我们今天的健全人格教育以有益的借鉴:通过体育、智育丰富人们的知识;通过德育、美育、世界观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6.
论秋瑾与会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女革命家。豪侠的英雄气概是她和会党的共同文化背景,狭隘的种族主义意识是她和会党的共同政治语言。秋瑾除了具有英雄主义的个人气质外,对于洪门会党内部的仪式规章也十分熟悉,早在1904年她在日本亲身加入有孙中山背景的洪门三合会后已经具有了军师身份,她是革命派从事国内会党工作的最佳人选之一。继陶成章、徐锡麟之后,秋瑾事实上担任了兴中会、光复会在浙江的会党工作总指挥。她在大通学堂主持工作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加设体育学堂,对会党人士实施军体训练;二是两次整合会党的力量。她为会党参加浙省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开了浙江辛亥革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海经》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中国《山海经》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文章首先简略地回顾了《山海经》研究的大致过程和所达到的学科水平;其次,对《山海经》研究的现状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现阶段《山海经》研究的特征及其内容进行了阐发,对《山海经》研究前景进行了预测,并强调指出《:山海经》研究的终极成果,必将会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与近代中外高等教育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所开展的中外高等教育交流活动 ,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欧美各国的经验和模式 ,并形成了他自己的思路和看法。如应兼采美、法等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既要地方自治 ,又要加强中央对全国教育事业的统一管理 ;应重视和强化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大学教育应重在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山海经》原本是泰代的中国地理志,因时代久远、文字难解,故被现代人误认为是世界地理志。从秦代中国的疆域入手,破译其有关文字,揭示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国初年四育并提教育宗旨的理论基础。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制定,体现了推翻帝制后教育观念由臣民向公民的现代转变,而其形成过程,更是当时教育思想纷争讨论的一个侧影。探讨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嬗变问题,不仅可以深化对我国近现代教育史的认识,而且对当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