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法体系的确立与对于社会法概念的界定及其调整对象的认识密切相关,只有厘清社会法的内涵——社会法的定义,才能确定社会法的外延——社会法的体系。基于社会法学界现已形成的有关社会法定义的一些共识,可勾勒出部门法意义上的社会法体系,即由相关的社会法规范所构成的系统。在社会法体系中,以基本稳定的二元结构即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为核心,还包括一些交叉融合现象和逐渐生成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比尔·盖茨是继安德鲁·卡内基之后对图书馆事业给予最大关注的企业家,他设立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图书馆项目正对推动美国和全球图书馆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其思想理念、运作模式、制度规范对我国刚刚起步的图书馆慈善事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应从国家、基金会、图书馆不同层面学习其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图书馆慈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宁 《宜春学院学报》2014,(2):49-53,61
育婴堂是有清一代设立的最为普遍的慈善组织,目的在于救助父母无力养育或被遗弃的婴孩.作为清代重要省份之一,直隶地区各州县遍设育婴堂,无论规模体制均超前代,其发展领北方地区慈善事业之先.育婴堂在行政管理上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经费筹措上开辟了多种渠道,实现了经费来源多源化,保育救助方面对乳妇的管理措施规范,对婴孩的保育措施周到细致,弃婴出路安排也有多种方式,实现了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慈善事业是弘扬互助友爱精神、建设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的有效途径。然而,近年来在一片慈善繁荣的背后,“慈善丑闻”层出不穷,致使慈善事业公信力大为下降。本文以反思近年来慈善事业失范现象为切入点,解析造成我国慈善事业失范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并从中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相关举措,来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A new compliance-gaining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called the “just-one-more” (JOM) technique that increases compliance rates by including the phrase “I just need one more person to help.” Two studies are reported (N = 160 in each). The first establish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chnique as compared to a direct request. The second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goal difficulty moderates the technique's effectiveness in a 2 (JOM or direct request) × 2 (requester needs five surveys or 100).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JOM was substantially more effective than a direct request in the 100 surveys condition but not the five.  相似文献   
6.
"微慈善"是在传统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时代背景下,由信息时代的"自组织"与"自媒体"技术平台整合而成的新型慈善模式。对于传统慈善而言,由新型信息技术支撑的微慈善模式带来了"慈善理念"的全新变革,这表现在慈善需求、慈善主体以及慈善方式等方面。同时,在现实世界中微慈善的存在还相当脆弱,面临着制度规范不足、法律保障缺失以及管理运营模式滞后等方面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在一系列的乡村题材的小说中,刘醒龙为我们描绘出了处于转型期的农村变革时代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它们不同于五四时期形成的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乡土小说。刘醒龙乡土小说的最大特点在于蕴涵其中的“仁爱意识”,这一意识主要体现在浸润于作品中的温和之气以及那种重建美好道德品质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30年代,合作思潮演变为一场规模较大的合作运动。由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湖南分会举办的合作救灾实现了农赈和合作制的联姻,颇有声势和特色,且影响深远。在湖南合作救灾事业中,各种社会力量纷纷卷入其中,并力图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导、制约运动的发展方向,这就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其发展道路始终充满着艰辛与曲折,湖南合作救灾事业终究未能摆脱国民党专制政治的束缚和制约,最终蜕变为国民党官僚垄断资本对农民进行经济盘剥的工具,其历史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红十字会之始”,但实际上,它直接脱胎于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庚子事变时期出现的救济善会、济急善局是带有红十字色彩的救护组织,它们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通过考察可以发现:济急善局、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传承性,而救济善会不具此特点,因此,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可由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再前推到济急善局。追溯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可以印证一种“嫁接”理论:红十字会虽系“舶来品”,但中国红十字会却是中国本土的慈善组织“嫁接”红十字会逐渐成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mixed methods research, the authors examine a unique type of small-scale event – a charity-affiliated sport event – and define and measure its social and charitable impacts as perceived by residents. Findings from interviews (N = 37) and surveys (N = 459) with residents indicated that the event’s social impacts can be defined by its capacity to develop social capital, enhance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pride, and promote sport, health, and well-being. Three types of charitable impacts also emerged, including empathy for cause, informational support, and tangible support. Of them, empathy for cause, which addresses a central social issue in the host community, had the strongest association with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social impacts. Thes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of a variety of positive impacts that a charity-affiliated sport event has on a community, which can be used to bolster appeals for corporate sponsorship and government support to assist in event deliv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