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6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响中学生抑郁的认知因素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是中学生的一种常见消极情绪。本文试从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归因方式、自尊等方面,对影响中学生抑郁的认知因素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定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研机构对机构知识仓储认知和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内科研人员对机构知识仓储的“认知情况和对IR系统所提供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对回收的数据作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指出此次调查存在的不足,部署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3.
隐喻在经济领域中广泛使用,它是人们对经济现象的一种认知模式。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在若干方面得到体现,且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角度探讨植物词语的国俗语义中蕴含的这种特殊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即国俗语义产生的认知基础.指出植物词语国俗语义的形成、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古人所创作的诗歌隐喻逐渐向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性隐喻演变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俗语义被不断地丰富加深,植物词语本身的内涵也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5.
认知隐喻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认知现象;人类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同时,隐喻又是文化现象,深入探讨英汉隐喻文化认知的关系,有利于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情境为中介,以"再情境化"方式克服时空障碍,建立公众与城市记忆间认知以及情感关联。通过行为调查方法将目前城市记忆实践模式归纳为资源采集型模式、互动交流型模式、专家指导型模式、社区自建型模式,分析得出主体急需扩展、体系亟需完善、渠道有待叠加等结论。最后,以Choi和Hannafin提出的与情境认知模型设计密切相关要素(情境、内容、激励、评估)为向度,嵌入Norman和Bobrow人类信息处理系统范式模型并结合参与的七个维度进行评估,共建多维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7.
文章立足受众,对受众选择电视节目的行为进行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受众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首先是传统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其次是受众心理认知行为的影响,最后是收视语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它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途径。应用题教学首先要明确其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发展思维能力;其次要掌握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多种渠道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知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研究界的共识。在当前教学实践改革中,加强整体性认知的教育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知过程中的前沿问题出发,联系当前《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际状况,论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知在理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及其遇到的相关性问题,并初步提出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情境认知作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学习理论,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本文梳理了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分析了情境认知理论下的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设计,旨在为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