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美国人文学界有“东夏西刘”之美称,“东夏”是指美国东海岸哥伦比亚大学的华裔学者夏志清,“西刘”是指美国西海岸斯坦福大学的华裔学者刘若愚。刘若愚先生是一位难得的把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20世纪欧美文论整合起来的语际批评家,是一位在欧美学界和汉语学界有着极为重要影响的优秀学者。刘若愚不止是用英语讲述中国诗学的“语际批评家”(interlingual critic),他更想成为把中国传统诗学与20世纪欧美文学理论综合起来而自成一家之言的“语际理论家”(interlingual theorist)。  相似文献   
2.
《读杜心解》的诗歌鉴赏理论基础主要有二":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其中",以意逆志"表现为三点:以心会心,通观全篇,辩证运用注和解;"知人论世"表现为三点:关注时代背景,关注史事,注重对地志、天官、天文、名物的注释。浦氏将两种诗歌鉴赏理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达到了最好的诗歌批评效果。以此观照杜诗,浦氏的《读杜心解》确有不同凡响之处。  相似文献   
3.
4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民间期刊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之一,尤其是自由主义的政论性期刊,不仅数量大增,且极具影响力。遗憾的是,学界的相关研究寥寥无几。文章试图对当时的自由主义期刊作一点初步梳理,并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察》、《世纪评论》、《新路》作为分析范本,同时对自由主义报刊特有的“独立的、客观的、超党派的”立场予以展示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宋玉的《讽赋》是针对“楚襄王好女色”的专题讽谏文章,全文借自我辩白,概括了女性示爱的典型规律和男性自律的基本规范,为君王认知女色和应对女色提供了经验性借鉴,其讽谏的实质是止欲与戒淫。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批评界几近陷于“无声”和“失语”的境地。面对知识界的一片混乱、知识分子的普遍沉沦和人文精神的极度沦丧,旷新年以其批判的大众立场、不屈不挠的乡土精神与独立品格,以及犀利、尖刻的文笔和敏锐的思想与智慧,批判堕落与庸俗,反抗权威与压迫,揭露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坚守崇高与理想,从而将其卓越超拔的批评精神奉献于“批评的缺席”时代。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新学的诞生与发展中,沈雁冰、李健吾、李长之、沈从是感悟式作家作品批评中的佼佼。沈雁冰为人生的学批评、李健吾感悟性的印象式批评、李长之感情的批评主义、沈从注重学人性的批评等。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趣味与追求,促进了中国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至道元年,牂柯王龙汉虢尧任命部下龙光进率一千多人的进贡团带着表演艺术赴东京汴梁供奉。这是第一次见于正史的关于牂柯进贡歌舞的记载。《水曲》是在宋杂剧影响下,既有演故事倾向,又有牂柯地方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也可以说它是具备了戏曲因素的牂柯地方戏民族戏雏形。《宋史》的这段文字是一篇难得的关于古代牂柯歌舞(地方戏民族戏雏形)的批评文字。  相似文献   
8.
作为创造社理论代表,成仿吾主张文学活动是作家和批评家自我情感的表现,体现出浪漫主义张扬自我的特征,然而其批评文本却又不是纯粹的浪漫主义话语,对作家和批评家所理应具备并加以表现的“自我情感”有着特殊界定,表现出紧贴时代和社会的现实主义倾向。这种徘徊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文学批评话语,反映出在中西文学传统熏陶下的一类现代批评家独特的批评姿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