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地方人士著述”是否地方文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地方文献范围的讨论中,地方人士著述的取舍问题,一直存在分歧.本文主张地方人士著述应当全部收入当地地方文献,并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各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定"地方人士"可以遵循的两个原则,即出生地原则和户籍原则,认可在这两个原则下同一文献同时收于两地地方文献的情况.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2.
张信通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4):58-61,93
秦汉时期的户籍分类已经相当细密,编户齐民籍是秦汉户籍中最大的一类。编户齐民籍的内容包括民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命籍、田租籍五部分。秦汉政府十分重视编户齐民籍的管理,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主要由乡官里吏完成。户籍制度的确立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秦汉帝国建立的编户齐民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普罗米修斯》2012,30(4):403-415

The management of our households and the way we spend our leisure time has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various household technologie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extent and rate of adoption of selected household products in Australian households. The diffusion of colour television sets, video cassette recorders, compact disc players, microwave oven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into various types of households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was examined. This study foun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Australian households adopted new technology at different rates. The levels of ownership of various household technologies were highest for households with children. In general, one-adult households were slower to adopt new household technology when compared to other types of households. This paper speculates as to why one-person households are slower to purchase the latest in cooking and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态系统服务直接与间接消耗的模式、机制与影响研究,以及如何把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与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结合起来,是富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但是,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仍然是一个及其需要强化的研究领域。本文结合村落及区域尺度研究进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直接与间接消耗的特点,阐述了消耗及其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本身的影响,以及对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对水资源数量和产能影响的特点。同时,论述了实现从农户到区域尺度个体生态服务消耗模式变化及区域演变规律的跨尺度定量模拟与表达,为实现可持续消耗模式及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辽宁省档案馆藏《黑图档》作为研究的依据,深入剖析其中盛京内务府档案房与其他部门的往来公文及存查档,进一步分析清代地方档案馆的工作内容。通过梳理档案可以发现,档案房的具体职责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抄写、保管、汇总、印务及移交等文档工作。  相似文献   
6.
农业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结构多样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在当前,尤其应遵循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因地致宜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通过对地处成都市市郊、拥有平原向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的工农村进行个案调查,运用规范性研究方法,能深化和丰富对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中国过去30年的城市化已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中国过去对城市化投资存在着巨大欠账。新形势下,中国迅速推进城市化的一系列制度变革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体制的建立两大革命之后的第三大革命。  相似文献   
8.
朱凤凯  张凤荣  朱泰峰  李灿  高阳 《资源科学》2013,35(7):1398-1406
作为现阶段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重要手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简称“挂钩”)在各地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尤其在用地指标短缺、村庄空心化严重的平原区效果显著,而在都市山区特殊的资源条件和土地覆被、利用形态下能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GIS分析和实地调研,从土地覆被和耕地利用的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①由于地类调绘的影响,山区农村居民点和采矿用地地类统计面积和地表覆被面积的不一致,造成增减挂钩实施过程中建设用地的“拆小建大”和生态用地的面积损失;②山区耕地后备资源少,且坡度大质量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会加剧耕地占补质量的差距,同时,种植业比较效益的低下和耕作半径的扩大也会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造成耕地撂荒,致使增减挂钩的社会效益也难以保障.最后,提出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关键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资源优势、村庄产业类型和发展趋势,优化建设用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分解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艳梅  张雷 《资源科学》2008,30(6):890-895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消费两部分,一般来说,后者远远大于前者。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分析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及原因,对于寻找节能途径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7年~2002年为样本期,运用投入产出方法,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对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促使间接生活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有居民消费总量增加、消费结构变化、城乡消费比例变化和中间生产技术变化,而起到抑制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唯有以直接能源消耗系数大幅下降为标志的节能技术进步。可见,由于我国正值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居民消费变化和产业结构演进都成为能源消费上升的重要拉动因素,因此必须提倡适度合理的消费方式,促进生活节能;同时加快调整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发挥结构节能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觉下的“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当前“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际出发,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提出了党和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政策上要具有稳定性;在资金来源上应始终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合理规划和管理、建立县域图书馆网络服务体系;积极宣传和引导农民群众读书热情,实现“农家书屋”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