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98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39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正红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44-445,44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员惠振豹各项素质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惠振豹的专项成绩的身体素质训练模型,为教练员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古代档案史丛书史料展开具体研究,有利于展现丛书史料价值的独特性。整体概述、择要介绍丛书史料,归纳得出中国古代丛书保存档案史史料的优势与局限性。谈及丛书史料应用情况,主要对丛书史料的双重属性问题和丛书史料的应用量、应用书籍以及误引书名问题做具体分析。总体来说,丛书中的档案史史料内容较丰富,价值较高,仍有较大发掘空间。  相似文献   
3.
自我批评是一种自觉反省过错的积极态度,《史记》中廉颇的自我批评精神体现在他愧对蔺相如而负荆请罪的行为上,其精神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是自我批评要出于公心;二是自我批评需要宽大的心胸;三是自我批评要公开进行;四是自我批评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廉颇的自我批评精神不仅令将相和传为千古佳话,也对现代有着教育意义,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通过本项研究对桂林漓江藻类植物进行定位观测,了解环境因素(pH、温度、水流速、光等)对漓江藻类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在污染程度较轻的水质中的藻类有舟形藻属、宽带藻属、席藻属.生活在污染程度较重的水质中的藻类有裸藻属、棚藻属、针杆藻属.这些藻类可以作为理想的指示生物,用来检测环境.本课题的研究与尝试,作为抛砖引玉,为动员所有关注桂林漓江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有识之士研究漓江,保护漓江作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鸦片烟毒泛滥成灾,因此,中国人民曾多次掀起全国性的禁烟禁毒运动。大规模的禁烟运动有三次,即林则徐禁烟运动、清末明初禁烟运动和国民政府“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这些运动发生的国内处背景、禁烟措施、效果以及民众的表现,都有不同。虽然,这些运动终未能彻底解决烟毒问题,但经验教训却可供后世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订下列二事 :一 ,正元初年阮籍因参与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一事有功 ,迁散骑常侍 ,这时他主动要求外放为东平相 ,是不愿意参加曹髦主持的政治性学术讨论 ,并远离阴谋家钟会其人 ;二 ,袁准 (孝尼 )与嵇康、阮籍相熟 ,他是一个懂得时务的理论家 ,所以与阮籍关系密切 ,而与嵇康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林黛玉丧母后被接进贾府是将其作为陌生人看待的.她不仅不熟悉贾府的环境,亦不认识阖府所有亲眷.凭林黛玉母女同贾府的至亲关系应是府中的常客.故而,对林黛玉详尽介绍人物身份等做法有瞒蔽读者之嫌,不合事体情理.然而又不能对此举轻易作舛误或败笔论,应是大有深意存焉.仔细想来,红楼梦>是社会人生之梦,它是由诸多短梦小梦联缀而成的.对林黛玉进贾府的叙写犹如记述一场小梦,这充分显示出宏著的梦幻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于洪武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推动民族中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校始终明确自己的定位,坚持办出特色;构建了一个既适应学科体系,又注重社会需求,更突出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以求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教育科学和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病为切入点,分析了林黛玉作为情人、诗人、超世者的独特文化心理构成。以药为线索勾勒了黛玉在贾府地位的变化轨迹。本文注意到贾府中存在大量藏病者这一特殊现象,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林纾是中国近代大规模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人。然而,他的译本中存在着大量的“讹”,常受人指责。在分析和比较创造性叛逆和林纾文学翻译中的“讹”的基础上,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