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公共食堂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极"左"思潮的产物,是人民公社供给制的载体。从1958年下半年到1961年5月,它在"吃饭不要钱"等天堂般的宣传和政治高压下一哄而起,适应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大跃进"需要,但很快就出现难以为继而加以调整,由领导人的偏爱和一意孤行而强行恢复,并得以苟延残喘,后又由大兴调查研究等实事求是之风而一哄而散,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江苏农村公共食堂是全国农村公共食堂的一个缩影,存在着浪费粮食、降低社员生产积极性、浪费劳动力、不利于发展家庭副业、不节省烧柴、不利于团结、生活不便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又是当时农村以"共产风"为主要特征的"五风"盛行根源之一,为群众所深恶痛绝。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江苏在"大跃进"中,以江渭清为首的省党政领导很快走向务实,江苏农村公共食堂很快就出现了数量急剧减少、固定食堂少、农忙食堂多、食堂规模小等特点。庐山会议后,江苏公共食堂恢复率低,又以"调整"为名解散了很多食堂,特别是从1961年2月经毛泽东的同意江苏首先在全国解散公共食堂,这也是"大跃进"期间江苏省"非正常死亡"人数较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1958年,全国“大跃进”运动的开始,江苏的各项事业也开始了“大跃进”。采用第一手的档案资料,总结了江苏农村体育“大跃进”呈现出组织领导上大跃进;政治思想工作形式上的大跃进:技术指导上的大跃进;思想上的大跃进等特点。分析了江苏农村体育“大跃进”形成的多方面原因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说是人类历史总体发展一般规律的概括,中国社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跨跃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形式。中国社会对资本主义制度跨跃是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说的指导下完成的,中国社会对资本主义制度跨跃的成功,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说的科学性的征明,而不是否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科技创新一直都有政策规划 ,目前在政策导向中重心也很明显 ,跨越式发展是技术创新的一个特别模式  相似文献   
5.
信息是作出决策的前提,虚假信息往往会使领导人作出错误的决策。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之所以会发生"大跃进"运动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与当时中央领导的决策信息失真不无关系。可以说,信息失真是导致"大跃进"运动与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领导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完善信息监督系统,健全信息收集渠道,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运动发生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跃进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这次失误,并非毛泽东的个人问题,还有深层原因,它是在特定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出现的特殊现象,与大同思想、精神万能思想和国际共运的影响有关;与个人崇拜、浮夸以及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青海历史发展特征,认为青海历史具有跨越式发展,起步晚、起点较高,动力乏弱、进程缓慢,河湟领先,上层建筑为先导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云南边疆“直过区”,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与自然等原因,“直过区”和边地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基础十分薄弱,贫困落后问题还很突出。要与发达地区同步奔小康谈何容易。但回顾上世纪50年代上述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实现“直过”腾飞的经验来分析,国家继续实行特殊的民族优惠政策,可以再创第二次“跨越式”辉煌而缩小差距实现同步奔小康的。  相似文献   
9.
王炳根 《职大学报》2013,(6):30-34,50
《再寄小读者》是冰心在反右运动之后,在大跃进的声浪中创作的一部作品,但这部企图衔接《寄小读者》的作品,却没有了心灵与描写的自由,民族情绪、阶级观念、制度立场将这部作品汇入了意识形态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10.
大跃进运动是我党建国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犯的两次全局性错误之一 ,其后果十分严重 ,影响相当深远。这种片面夸大意志、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思潮的出现 ,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和历史原因。它既给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阵痛 ,又促使我们呼唤理性精神在中国的张扬。深刻分析其发生的历史原因 ,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 ,可以使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加强对理性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