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547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77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赣浙闽皖乡镇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走访调查法,对赣浙闽皖(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四省乡镇村体育现状进行市县农村、乡镇村和偏远农村三级调查研究,提出赣浙闽皖乡镇村体育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苗族生成哲学是在与巫教文化的斗争中产生 ,并在巫教文化的掩饰下生存的 ;它的基本思想是“三位一体”论和“一分为三”论。  相似文献   
3.
抗战军兴,国民党的统治重心由东南沿海逐渐向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地区转移,如何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何处理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凝聚各民族的力量支持抗战,成为当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贵州处于西南地区中部,地理位置重要,而苗族在贵州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发展贵州苗族地区社会经济问题,在西南地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教育的作用在战时更为突出,发展苗族特种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就抗战时期贵州苗族特种初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特点、成效作一探讨,以期对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冷水江市乡镇图书馆的调查,找到了乡镇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指出了发展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富裕乡镇体育发展新特点及其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珠江三角洲富裕乡镇体育活动规模之大,人们参与的热情之高,均属全国之首,为广大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充当了“龙头”,做了“示范”。阐述了九十年代珠江三角洲富裕乡镇体育的新特点;建立了”北模式”,总结了其成功的基本经验,为农村体育的开展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为国人展现了一幅乡镇体育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6.
围绕苗族刺绣和当代油画用色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民族艺术精华,对进一步繁荣民族艺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苗族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体育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采用文献资料、田“调查、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麻阳苗族自治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走访。结果表明,该地区苗族体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等诸多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引起反思并提出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旅游、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培养新形势下人才队伍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突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重庆市南川区各级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并将其关爱留守儿童的理念付诸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即是其关爱留守儿童理念和实践经验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2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田野调查表明,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结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村寨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发展不平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各层次村寨有不同的经济特点;少数民族村寨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农业)向多元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同时也存在总体经济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经济活动与市场联系度低,信息传递和吸收迟滞等问题,制约了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发展。因此,应通过以农产品深度开发的大企业为依托,调整少数民族村寨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将资源特色转化为经济特色;加强村寨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村民传统观念意识改变等方式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资源是人与自然环境长期作用而形成的统一和谐的乡村景观。它是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系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保护性等特点。根据相对一致性原则 ,发生演化一致性原则和同时性原则 ,乡村旅游资源可划分为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等类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要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整体开发和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