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体育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基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闽南传统文化。如何挖掘闽南文化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已成为地方发展经济的重心之一。文章结合闽南文化的形成及特征,就闽南文化历史资源旅游业开发的形态及关键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浅谈闽南语歌曲的保护传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语歌曲本质上属于中国民歌、民间音乐,属于大众化流行歌曲的音乐范畴。它是闽南地区和台湾及东南亚的一种地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这一重要的地域文化,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文章在对闽南语歌曲的生存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地方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与民间传承相结合的方式,使这一宝贵的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龙舟竞渡的风俗备受闽南人的欢迎与热爱,龙舟文化与闽南结缘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闽南龙舟文化。龙舟文化彰显了闽南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拼搏进取、挑战自我之精神。龙舟文化对闽南精神的重塑起着重要的影响,它强化了闽南人的爱国之情,塑造了大团队意识,诉求了"商"、"义"并行的和谐理念。在当代,龙舟文化促进了闽南精神的嬗变。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闽南语歌曲这一浓缩了闽南文化精华的歌唱艺术品种,以其独具韵味和魅力的“乡音”,深受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的珍爱,也让多少人觅到了同根、同宗、同源的亲情。文章从渊源、发展、现状、创新等几方面对闽南语歌曲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用保存有丰富古代汉语特征的方言分析古代诗歌,有助于克服语言障碍,探索作品的本原形态。本文利用分散留存于闽南语及赣方言中的古汉语语音特点、特殊词汇、语法现象,分析了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宋代朱熹《观书有感》和上古时期的《诗经·东门之池》、《诗经·何彼秾矣》、《诗经·将仲子》等5首古诗,表明方言学与古代文学的学科交叉,既有利于在古籍整理中进行正确释读,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古代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一系列针对闽南文化和闽台交流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为海峡两岸经济和文化教育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机和发展机遇。闽台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以此为契机,在闽南文化语境下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发挥闽南文化优势,开展特色教育,共同找到一种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闽南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功能,采用文献资料、实践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闽南民俗体育文化。结果表明:中原民俗体育文化随移民入闽,形成汉族农耕文化为主,少数民族沿海文化为辅的闽南民俗体育文化,并向娱神祭祀、节日庆典、社会风情等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促进闽南民众人生观念的正向形成和两岸联谊共荣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野作业所得资料,对闽南惠安崇武奉祀解放军烈士信仰习俗的形成过程及其现状,从民俗学角度作出阐释。认为对于社会主义时期将长期存在的民间信仰,既要看到其消极性,又要正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9.
脱胎于宗教造像样式的泉州木偶,呈现出“雍容丰腴、神韵含蓄”的艺术品格.其造型在近代以江加走为代表的木偶雕刻大师的努力创新之下,最终形成了具有闽南趣味的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10.
族群文化:闽南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先有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对闽南文化的具体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闽南文化”一词。时下常见的闽南文化即区域文化或闽南方言区文化的这两种主要说法.都不足于全面规范闽南文化的概念;而第三种观点即闽南文化为民系或族群文化,如果充分运用族群理论进行分析,则可以比较妥贴地阐释闽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展示了闽南文化作为一种族群文化,其具有独特的人情味与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