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鳝年龄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黄鳝椎骨的椎体及头骨的基舌骨和上舌骨为材料,在显微镜下检测其年轮,结果发现椎体和舌骨上均展现出明暗相问的轮纹,以此可作为判断黄鳝年龄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鳝鱼中己烯雌酚残留量HPLC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鳝鱼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鳝鱼中的己烯雌酚残留量用乙醇萃取,过固相萃取柱(SPE),甲醇水(10 90)2mL淋洗,甲醇2mL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蒸干,再用甲醇溶解残渣,在280 nm检测波长处,用紫外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平均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最低检测浓度为10μg/k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鳝鱼中己烯雌酚残留量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回收率高、重现性较好,检测限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黄鳝体内毛细线虫的感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黄鳝体由毛细线虫的感染情况为重点,研究了毛细线虫的感染率、感染强度。结果表明:其感染率为13.3%,感染强度为3.25,平均密度为0.433;黄鳝的感染与其自身的体长有一定的关系,毛细线虫一般都集中在体长范围为200-350mm的黄鳝体内,其它体长组的黄鳝则很少感染。  相似文献   
4.
黄鳝对几种常用鱼药的耐受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泡的方法,分别观察了黄鳝对高锰酸钾、硫酸铜、食盐、孔雀石绿、甲醛等常用鱼药的耐受性反应,发现:体长较小的黄鳝其耐受性较差;黄鳝在不同药物不同浓度中所表现出的反应不同,高浓度药物浸泡,黄鳝反应强烈,且容易引起死亡;死亡黄鳝症状表现为体表粘液增多且大量脱落,脱落粘液在水中形成块状,同时黄鳝咽部红肿并鼓起,肛门红肿,黄鳝的上、下颌有明显的擦伤痕迹。  相似文献   
5.
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黄鳝为材料.研究了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情况,发现:黄鳝的感染率为38.3%,感染强度为4.65,平均密度为1.78;黄鳝体长为201—350mm范围时.其感染率、感染强度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增大,感染率范围为23.5%-66.7%,感染强度范围为2.75—7.25。  相似文献   
6.
对长江流域安徽省境内黄鳝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共检出6种寄生蠕虫,其中新棘衣棘头虫感染率最高(41.8%),其次是鳗鲡独孤吸虫(3.5%)、大型多钩槽绦虫(3.5%)、胃瘤线虫(3.3%)、锯缘叶形吸虫(1.1%)、幼旋尾线虫(0.8%).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率与黄鳝体长相关,并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黄鳝体长小于32.5 cm时,新棘衣棘头虫感染率最低(18.52%);体长在37.5~42.4 cm时,新棘衣棘头虫感染率最高(46.61%).新棘衣棘头虫对黄鳝感染率春季最低,秋季感染率最高.黄鳝采集的6个地点寄生虫感染的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均有所不同.2种寄生虫共感染黄鳝情况较常见,而3种寄生虫共感染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7.
资江水系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资江水系安化、桃江、益阳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研究 ,发现 :安化、桃江、益阳黄鳝的感染率分别是 43 .3 %、5 3 .8%、63 .6% ,感染强度分别为 4.85、6.5 7、4.43 ,平均密度分别为 2 .10、3 .5 4、2 .82 ,其感染率、感染强度随着黄鳝体长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湘江水系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年3月-4月,通过对湖南境内湘江水系祁阳、衡阳、衡山、株洲和湘潭五个地点黄鳝体内新棘衣虫的感染研究发现,黄鳝的感染率分别为10.00%、43.33%、20.00%、13.33%、和13.33%,感染强度分别为2.33、2.00、2.50、8.50和1.75,平均密度分别为0.23、0.87、0.50、1.13和0.23;随着黄鳝的生长,其感染率、感染强度、平均密度呈上升的趋势;体长小于9.0mm(2.0mm-12.0mm)的新棘衣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5.71%、80.77%、86.66%、94.12%、100%;新棘衣棘头虫主要寄生于黄鳝胃与肠交界处的结节,在黄鳝体内呈聚集分布,大量的新棘衣棘头虫寄生于少数黄鳝体内,多数黄鳝感染少量的新棘衣棘头虫;新棘衣棘头虫适应寄生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