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桂花黄酮抗自由基作用及体内抗氧化功能。通过测定桂花黄酮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率实验,研究桂花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小鼠血清GSH-Px、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研究桂花黄酮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桂花黄酮可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桂花黄酮可显著增强小鼠血清GSH-Px、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桂花黄酮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木犀属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present paper a new species, Osmanthus gracilinervis Chia ex R. L. Lu, is described from Guangxi.  The new species is also distributed in Guangdong, Jiangxi, Zhejiang, Hunan and Sichua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great deal of specimens, eight spe- cies, i.e. Osmanthus corymbosus H. W. Li, O. longispermus H. T. Chang, O. angustifolius H. T. Chang, O. triandrus H. T. Chang, O. longicarpus H. T. Chang, O. omeiensis Fang ex H. T. Chang, O. nanchuanensis H. T. Chang and 0. cylindricus H. T. Chang, are reduced as the synonyms of O. marginatus (Champ. ex Benth.)  Hemsl. var. marginatus. O. longissimus H. T. Chang and O. pachyphyllus H. T. Chang are respectively reduced to varieties of O. marginatus, i.e.O.  marginatus var. longissimus (H.T. Chang) R. L. Lu and var. pachy- phyllus (H. T.Chang) R. L. Lu.  And finally O. maximus H. T. Chang is treated in this paper as a synonym of O. matsumuranus Hayata.  相似文献   
3.
以丹桂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超声波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80W、液料比1:25(g/mL)、提取时间25min。此条件下丹桂多糖的提取率为10.39%。提取效果影响大小的先后顺序为提取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郁达夫《迟桂花》的评论有争议,本文把小说主人公"莲"看做一个内涵复杂的意象,借助叙事学理论细读这篇小说,还原其以女性形象塑造为支点、宣泄心灵压抑、寻求人性升华的叙事思路,指出小说叙事强调男性的反思和升华,女性仅仅承担了引发反思的中介功能,这既可以看作郁达夫的一贯的叙事策略,也体现了其小说创作的某种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使用80%乙醇溶液和超声波辅助法相结合提取桂花中黄酮,并测定不同剂量的桂花黄酮在体外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实验结果表明:桂花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2.75%,且提取物中黄酮的含量为16.02%.桂花黄酮的剂量从0.1mg增加到2.0mg,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从7.27%增加到81.12%.然而进一步增加桂花黄酮的剂量从2.0mg到4.0mg,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只由81.12%增加到88.38%.桂花黄酮的使用剂量与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基本上呈现对数关系.3.0mg的桂花黄酮与0.25mg的Vc对亚硝酸钠的清除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6.
郁迭夫小说《迟桂花》以“迟桂花”为题,并且多次写到迟桂。迟桂花作为小说的“文眼”,具有深刘的象征意义,正确解读迟桂意象的寓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试从自然之挂与意象之桂两方面对文本进行解析,全方位挖掘迟桂花意象的寓意。  相似文献   
7.
小说将“老郁”和“翁则生”两个叙述主体放在一起进行看似矛盾的对话,其实正体现了作家在两种价值观中的痛苦挣扎。同时,“翁则生”这一消沉、颓废的形象恰恰显示了作家独特意义上的积极反抗。《迟桂花》有浓厚的自叙色彩,小说揭示了两个叙述主体的矛盾,以及叙事矛盾里的反抗意识。郁达夫后期的挣扎、反抗、逃避等多重心态均通过《迟桂花》里的两个文本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8.
《迟桂花》是郁达夫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品,反映了与《沉沦》等前期作品不同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关系的梳理、故事情节的整合以及女主人公莲的形象内涵等的分析与解读,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思考,欲望社会里人间真情的久违。  相似文献   
9.
采用脉络法对桂花的4个栽培品种,即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的叶片脉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桂花的4个品种均为环结曲行羽状脉;一级脉走向直行无分支,二级脉走向急转曲行,三级脉类型为结网型,呈直角网状;二级脉脉环被三级脉或四级脉的脉环包围,二级间脉均为复合;叶缘末级脉序结环;齿无腺点,齿尖简单,齿内主脉为三级四级脉,走向居中,直入齿内,无副脉;四季桂与其余3个品种之间区别较大,四季桂叶尖形状为戟尖,而其余3种的叶尖形状均为剑尖;四季桂一级脉与二级脉的夹角上部较下部为锐,其余3种夹角的变异接近一致.四季桂与金桂、银桂、丹桂亲缘关系较远,金桂、银桂、丹桂之间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对王维<鸟鸣涧>意蕴的阐释,历来聚讼纷纭.之所以如此,关键在对"桂花"内涵的把握上.本文即从"桂花"意象本身的寓意出发,联系当时诗人的创作情境(置身高士隐栖之地),以及当时诗人的精神取向(失意后的彷徨),论述诗作对高士的企慕,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精神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