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2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设计应用性对设计学生实践能力提出要求。目前,为了应对艺术设计学生实践能力弱的困境,高校依托工作室进行教学,适时调整以适应专业特色需求。一方面,完善艺术设计工作室平台形式与条件,另一方面,从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方面寻找适合工作室教学实施要点,证明以工作室为依托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提升设计水平和实践能力,并进一步延伸探讨艺术设计教学应具有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2.
薛宝钗在她的<咏白海棠>诗中,以花拟人,实际上描绘了自己的形象.她自夸身心俱洁,是"淡极"而"花更艳",俨如道德的形象化身.但曹雪芹却委婉喻示宝钗其人"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工于心计,矫情做作,挟德与术收拢人心,不动声色地争夺那"无情"的"金玉良缘".宝钗其人虚伪得"动人",其诗亦虚伪得"动人".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美丽清纯、秀外慧中,才智超群、识见不凡,勤劳治家、百事和顺,情深意长、忠贞不渝,沉着机智、勇于抗争,寄寓着蒲氏对女性的期望,体现出作家的审美理想和非同寻常的识见,开拓了女性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涉及婚嫁类的词语相当多,从这些词语可以体现出蒲松龄的婚姻观:与"媒人"相关的词语表现作者"非媒不婚"的观念;婚礼过程用词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反对"非礼成偶",认为婚姻过程中的礼仪不可或缺;与纳妾相关的词语也体现出作者始终默许"一夫多妻";从婚后相处的词语中可发现蒲松龄不太赞成离异和休妻,即使真的要离异或者再续再醮,也都必须符合传统礼仪。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各高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文章根据人工智能课程的特点,分析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选修课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学改革方法,比如:优化教学内容;借助AI Studio学习平台,利用深度学习框架PaddlePaddle进行编程实践,并采用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际动手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一生赶考的经历,《聊斋志异》中大量的科举篇章,都为后世展开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科举生活图景。书中形形色色的鬼神、妖狐、女子和士子们通过日常的生活场景呈现出各自对于科举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极为巧妙地折射出了蒲松龄真实的科举心态和观念,其实远非通常所谓的那般绝对和简单。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众舆论长期以来对于蒲松龄终身从事举业表现出的极大理解和宽容以及对范进中举评价的极为尖刻和不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是在这种被夸大的历史之同情的语境支配和影响下,才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可怕的错觉式的大众科举观念。我们需要真正抱着一种不要批判,且去了解的眼光去看待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更接近现代理想的女性,她们经济独立,这一点最具有时代意义。这些女性,虽然不生活在人间,但他们聪慧、善良、果敢,能理解人间疾苦,区分善恶美丑,迷人仗义,在此渲染下,我们往往体会到的是真与善,是人性与心灵之美。聊斋里的女性形象干姿百态,构成了一幅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性画卷。尽管这些女人是以鬼狐怪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完全具有人的灵性,在这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虽然还找不到真正属于女人生活的空间,但在女性自身努力上,却凸显了人性的美丽和真善。  相似文献   
8.
Although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science courses, learning studios have been introduced at over 100 college campuses in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Our study focuse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lassrooms designed as lecture spaces versus classrooms designed as learning studios. The impetus is the growing number of learning studios and proponents’ claim of better collaboration and learning within them. Given the substantial cost of a learning studio and greater demand at the authors’ university than supply, we questioned whether the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build more. Learning studios are classrooms in which the seating arrangement places the students in a face‐to‐face orientation with one another. Our study measu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earning studios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s both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The learning studio did not result in higher retention rates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completing the course during the semester) 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tal points earned by students in a learning studio compared to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When examined by gender, however,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points is apparent. For all students in the study, the ability to interact with other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instructor was greater in the learning studio.  相似文献   
9.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实际交际过程中的运用与理解。小说中的对话翻译就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中的间接交际语,译者从人物对话中获取相关信息再将其传递给译文读者。小说对话翻译的好坏,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而且影响读者能否顺利阅读等等。所以在翻译小说对话的过程中,译者要结合原文语境,正确推理并理解会话含义及原作者意图,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恰当的词汇进行原文信息的传递。通过《聊斋志异》的两个不同英译文本对话翻译的对比分析,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来阐释语用学在对话翻译活动中的作用,进而阐明语用学在对话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3种制作教学视频的软件,并简单叙述它们的使用方法,讨论这三款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为有制作教学视频愿望的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