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在名作《尤利西斯》中借鉴了希腊神话英雄尤利西斯的故事。他并没有拘泥于传统,而是独具匠心地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赋予了经典新的生机和活力。与其他版本不同,他笔下的尤利西斯被塑造成一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暮年烈士形象。面对岁月的磨砺和命运的挑战,这位英雄没有选择退缩或放弃,始终积极进取,追寻人生的价值。这种创造性的改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处于人生低谷期的丁尼生的决心,即效仿英雄从容应对各种变故,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鼎盛时期的代表,除了劳伦斯之外,还有堪称意识流小说大师的詹姆斯*乔伊斯.在<尤里西斯>中,乔伊斯除了将意识流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外,还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把神话与现实、象征与写实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里另辟蹊径,通过将<尤里西斯>及<奥德赛>的故事情节、框架结构及主要人物加以比较分析,达到揭示这部小说深刻内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代主义的诠释,阐述了对乔伊斯现代思想产生影响的艺术环境、作家作品以及理论基础。通过概述《尤利西斯》的故事情节,展示了乔伊斯独特的创作技巧和多变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乔伊斯代表小说《尤利西斯》中文本创作即与古希腊史诗《奥德赛》的平行结构,布鲁姆形象的塑造,都是作者乔伊斯内在精神世界的沉思和外在客观世界的现实相博弈的结果。《尤利西斯》的创作内容与风格是乔伊斯平衡内心与外在而做出的一系列优化策略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国家,新加坡必然要在国民中培养国家认同感。新加坡英文诗人唐爱文(EdwinThumboo)所写的诗歌《鱼尾狮旁的尤利西斯》有“新加坡史诗”之称,通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视角分析诗歌中描述的新加坡的历史、种族融合和图腾以及书写诗歌所用的语言,可以看到其试图呼吁构建起的国家认同实际上是在殖民下滋长的一种扭曲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乔伊斯在创作手法与谋篇布局上标新立异,别具一格,成功地挖掘了人物头脑中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广阔领域,大胆地突破了传统小说中的时空界限,将人物瞬息万变、流动不已的意识活动和恍惚迷离的精神世界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一方面运用时空蒙太奇,将人物安排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内,让意识跨越时间的界限;另一方面凭借语言内在的音乐性和特有的音韵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斯蒂芬面临三重困境:一是作为普通个体想要摆脱家庭和父辈影响而不得的困境,二是作为爱尔兰国民对民族历史和现状无能为力的困境;三是作为想要走出传统的现代欧洲人对无法彻底摆脱自身文化传统的困境,在这三重困境中隐含着作者对自我与传统之关系的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尤利西斯》和《达罗卫夫人》为例,分析比较了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与伍尔夫在意识流表现上的以下不同:乔伊斯更多地使用内心独白,语言也更为奇特费解,伍尔夫较多使用间接叙述,语言上风格典雅,文体优美。  相似文献   
9.
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尤利西斯》与《奥德修纪》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实是可笑的、荒谬的。由于与《奥德修纪》的对应关系已经成为《尤利西斯》研究的一个不变的模式,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几乎成了评判《尤利西斯》的一个不容置疑的标准。但现代主义的批评矛头直接指向的就是传统的英雄人物和神话传说。在各种先锋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使用希腊神话不但是错误的,而且反动的。现代艺术的真正英雄是大众;现代传奇是漫画,而不是神话。就像乔伊斯自己所承认的,在现代文学中使用神话是一个可怕的错误,而造成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不过是为了追求小说销量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0.
The symbolist use of Epiphany in Ulyssess is James Joyce’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quinas’ three aesthetic principles --"Wholeness, harmony and radiance". On the one hand, Joyce makes his readers realize the brief experience which, whether it is trivial or momentous, impinged on a person with the light of a sudden revelation of truth about life. On the other hand, he employs Aquinas’s three principles to guide th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connotations of the no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