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80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贯穿高等代数理论的三条主线。它们是:从具体的数学对象向抽象的代数系统的转变;从各类数学对象的传统表示向统一的矩阵表示的转变;从数学对象间的具体关系向集合元素间的抽象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近年来在这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同时给出一些新的结果,并提出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种增强移动自组网Internet连接的改进型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自组网因单向链路以及盲目转播网关发现分组而造成的与Internet互联性能下降,提出了一种增强型互联方案.同时结合了先应和后应网关发现策略优点的混合网关发现策略被用来获取良好的Internet连接并保持低开销.而通过交换携带有额外增加的对称邻居节点列表和非对称邻居节点列表字段的AODV hello分组,单向链路得以从路由计算中予以清除而广播风暴也同时得到抑制.基于ns-2的仿真结果表明此改进型Internet连接方案在单向链路数量及节点移动速度均变化的应用环境下能取得较其他方案为优的互联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建立了标准配极对应,从而为代数对偶原理提出了理论依据。并进一步在欧氏平面上提出了一系列对偶命题和阐述标准配极对应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两个定理:Ⅰ)如y=f(x)是超越的,则其反函数(如存在)也是;Ⅱ)任何非常值周期函数是超越的,被证明了.借助于它们,建立起圆函数、指数函数及它们的反函数的超越性,并指出一些"奇异"的函数,如Dirichlet函数及Kronecker delta符号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deals with Hilbert‘s 16th problem and its generalizations.The configurations of all closed branches of an algebraic curve of degreee n are discussed.The maximum number of sheets for an algebraic equation of degree n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limit cycles for a planar algebraic autonomous system are achieved.The author also considers different generalizations and some related problems.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在极限计算中如何利用代数方法求极限。  相似文献   
9.
基于Wu-Ritt特征集方法和V.Gerdt的对合除法, 我们定义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关于一般延拓方向的对合特征集 (ICS). 影响ICS方法的两个主要因素为: 延拓方向和变量的序. 本文中, 应用ICS方法处理在计算偏微分方程组的对称群过程中产生的大型偏微分方程组. 在实验的基础上, 总结了对于ICS方法较好的延拓方向和变量的序.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融合逐步走向纵深之际,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立足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品牌建设主体,科技期刊应突破传统品牌建构的路径依赖,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际遇与条件,积极探索新的品牌建设之路。结合媒体深度融合的内在要求以及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现状,科技期刊重点可以从提升数字连接力、资源整合力、社会嵌入力着手,在与用户、行业、国家和社会发展建立更深层连接以及为其创造更多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品牌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逐步开启深度融合时代的品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