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05篇
科学研究   3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硫化铜矿制取硫酸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铜经粉碎,催化焙烧,浸取,铁屑置换制海绵铜,再制取符合GB473-93优等品的硫酸铜产品。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铁的流变相合成和红外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铁配合物,对样品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峰进行了归属,通过元素分析、TG和IR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Fe(HSal)3.3H2O(HSal=O-OHC6H4CO2)。  相似文献   
3.
主要讨论了纳氏试剂配制过程中出现的试剂过量、易出沉淀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可见光条件下,用实验室合成的Fe3+掺杂TiO2为催化剂催化降解酸性红染料,重点考察了Fe3+的掺杂量、Fe3+掺杂TiO2为催化剂的添加量、酸性红溶液的初始浓度、溶液pH值、光照时间对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3+掺杂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1.5 g/L、pH为2.0、质量浓度为40 mg/L的酸性红100 mL,用白炽灯光照降解酸性红30 min,酸性红降解率可达98.45%.  相似文献   
5.
石膏法生产硫酸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石膏法生产硫酸钾在工艺路线、反应溶剂、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纳米氧化铁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氧化铁是一种多功能材料,在催化、磁介质、医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铁的结构性质及其用途。  相似文献   
7.
铝基中Fe含量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时受标样限制,一般不能分析高于1.57%的试样,而在用硫氰酸铵比色法测定时,一般可以测定Fe达到4.0%左右的试样.用硫氰酸铵比色法准确测定某些高Fe含量的铝试样,将这些试样加入到发射光谱中的铝基Fe工作曲线中,将硫氰酸铵比色法与原子发射光谱法联合起来,延长工作曲线的工作范围,从而解决了生产原料——铝基高铁锭的快速准确分析问题,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以酸洗废液生产聚合硫酸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酸洗废液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利用其生产聚合硫酸铁,可以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论述了聚合硫酸铁的合成原理,探讨了用钢铁酸洗废液生产聚合硫酸铁的工艺流程,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生产工艺中适宜的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反应物组成和原料浓缩时蒸发器温度等条件。采用该工艺所得产品质量好、净水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钼在460nm处产生最大吸收峰,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绘制钼的标准曲线。钼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360μg/50mL,测定了多种钼矿及矿渣中钼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消除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质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宿主菌 ,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对枯草芽孢杆菌中质粒的消除 .将过夜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2 4/pMX45接种于含SDS( 0— 0 .0 0 8% )的LB培养基中 ,当SDS浓度 (w /v)大于或等于 0 .0 0 6 %时 ,菌体不能生长 .SDS的亚致死浓度为 0 .0 0 5 % ,其致死率达 99% .菌液稀释后涂LB平板 ,再随机挑选单菌落至抗性平板 ,检测由质粒编码的红霉素抗性是否丢失 .氯化铯 溴化乙锭梯度离心及质粒DNA的电泳图像证实了 2 4/pMX45的衍生菌株A7中的质粒已完全被消除 .A7延迟期较短 ,并且细胞浓度高于 2 4/pMX45 .用SDS处理 8h后 ,2 4/pMX45的遗传标记开始丢失 ,消除率持续增高至 2 2h ,随之消除质粒的菌体量保持恒定 .在未经SDS处理的对照实验中 ,相同条件下培养 2 4h及 48h后 ,没有发现质粒自然丢失的现象 ,因此SDS能消除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