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日语流行语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其研究大多从美学、社会学及语法学出发,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学者寥寥无几。一个类词缀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其演变机理包括隐喻、转喻及类推。深层次挖掘及解读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特点及其内在演变机理,对深入了解日语流行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它反映了民众的智慧和最真实的自我表达。网络流行语的普遍传播已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都从修辞的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未阐释其产生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借助语用学三大理论之一的模因论对此加以分析,发现网络流行语之所以得以复制传播正是因为它符合强势模因的标准:高保真度、多产性以及长寿性。  相似文献   
3.
李红兵  樊仁杰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5):106-108,121
伴随改革开放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高校这个独特的社会缩影中出现不少具有校园特色、反映青年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词汇和流行语,极富时代气息,客观而深刻地反映着大学学生的精神风貌;对高校这一校园文化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和文化心理分析,有着广阔的发展应用空间和研究价值.它便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教育和培养学生,同时也便于我们引导学生创建健康文明的高校校园文化,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大众流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模因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类语言和思想传播的基本模式。当前大众流行语在词汇、句子和段落三个层面体现了语言模因论的特点,是一种简洁易懂的强势语言模因。大众流行语正是基于模因不断自我复制、传播这一属性才得以流行。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当代流行语和模因结合起来从认知上探索现代流行语传播现象,分析认知理据在模因的四个生命周期同化、记忆、表达、传播阶段的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模因,不仅为流行语的分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为人们研究语言发展变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是近年引进我国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在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模因用于流行语分析,能为流行语的复制和传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在模因论的视阈下,解读"你懂的"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及意义演变方式,体现文化进化的规律。"你懂的"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大,足以具备强势模因的特性,能成为强势模因与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修辞效应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周余瑞  刘世理 《海外英语》2012,(4):265-266,272
流行语的出现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和社会现象,也是人类思维活动变化的过程。任何改变,甚至是非常微小的社会生活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在语言上。反过来,流行语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形态。该文通过谐音、关联理论、范畴映射理据分析流行语的生成机制,并从流行语语义特征研究其作用和价值,引导流行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是对每个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校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在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即适度使用网络语言以及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开展案例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试以安徽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发展趋势、规范化问题和现实意义三个视角探讨当代大学生流行语。通过分析,发现其具有媒体化、语模化、口语化、周期短等趋势。规范当代大学生流行语,可从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兼容并蓄、分层规范、编纂词典等方面入手。当代大学生流行语突显了校园文明建设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关系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促进了时尚文化、和谐校园的培育与拓展,对校园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