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和碱是化学的基本概念。人们对酸和碱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逐步深化完善的过程。各种酸碱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关于酸和碱的概念及其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The coal tar wa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M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GC) method. 74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exactly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31 components (37%)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GC-FID). The linearity, accuracy, precision, limit of detection (LOD) and limit of quantitative (LOQ) determination were inspected. The scop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CC was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proved that GC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al tar was reliable.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四 - (4-氯 )苯基卟啉 [H2 T(4-Cl)PP]在醋酸中电子吸收光谱 .结果表明 ,四 - (4-氯 )苯基卟啉在冰醋酸中以二酸形式 [H4T(4-Cl)PP] 2 和游离碱 [H2 T(4-Cl)PP]形式存在 ,二者之间存在着电离平衡 :[H4T(4-Cl)PP] 2 =[H2 T(4-Cl)PP] 2H  相似文献   
4.
利用纳秒和飞秒激光及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氮化苯-溶剂分子团簇的多光子电离和离解进行了研究.通过解决实验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在气相条件下实验研究嘧啶与水团簇的多光子电离.首次观测到该团簇的多光子电离质谱,发现电离后形成了质子化团簇系列,通过团簇浓度随激光强度的变化以及理论计算,阐明了团簇内质子转移过程,以及电荷分布和质子转移过程随着团簇尺寸的变化;首次观测到吡啶团簇在飞秒光电离过程中的质子化和非质子化团簇离子共存的现象.非质子化吡啶二聚体离子的存在及高水平下理论计算表明,吡啶分子之间可以形成C-H…N氢键,对文献中报道的结果给予了纠正,提供了弱氢键团簇中质子转移的一个极佳范例;首次研究并获得了嘧啶-甲醇以及哒嗪-甲醇氢键团簇的多光子实验研究结果.实验发现团簇经激光电离后只产生质子化产物,并从理论计算得到各种团簇的稳定构型,阐明了团簇发生电离后质子转移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5.
Ionization quantum efficienc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studying the gas discharge.In the present paper, we report a spectral techniqu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ionization quantum efficiency of CO^+ generated by discharging its parent molecule CO to CO2.  相似文献   
6.
以热表面电离质谱计为分析手段,采用6Li稳定同位素示踪了爆炸过程中放射性气溶胶粒子悬浮、沉积和在毛细管中扩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后100h,气溶胶粒子悬浮份额占10-5;沉积量占绝大多数,且各部位沉积量存在明显差异;即使在无压力推动下,仍明显观察到了气溶胶粒子在毛细管中的扩散,对于d25μm×2cm 毛细管通道而言,穿透率为1.5×10-10 / h。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评估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在爆炸过程中的行为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姚丽萍  曹虹 《科教文汇》2011,(31):96-97
本文应用Flexible Atom Code(FAC)程序用3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对论扭曲波(DW)理论、Conlomb-Born-Exchange(CBE)近似理论、Binary-Encounter-Diaole(BED)理论,计算了类氖离子Se24+的电子碰撞截面和组态能量。不仅计算了基态1s22s22p6(1S)和激发态1s22s22p5(2P)、1s22s12p6(2S)的组态能量,而且计算了离子的电子碰撞离化截面(EII),包括三条途径:1s22s22p6(1S)→1s22s22p5(2P3/2);1s22s22p6(1S)→1s22s22p5(2P1/2);1s22s22p6(1S)→1s22s12p6(2S)。  相似文献   
8.
采用Microsoft Excel对原子电离能数据的处理,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即等电子原子离子的电离能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的这一变化规律很好地满足函数y=ax^2 bx c。  相似文献   
9.
根据P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位置指数W,并用W预测P区元素的电离能。  相似文献   
10.
为给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给地方经济提供更新更专业的技术服务,生物医学研究院公共技术平台在已拥有3台MALDI源生物质谱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该类仪器在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肽段测序、新蛋白分析、蛋白质鉴定、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率先建立了基于MALDI源的生物质谱技术子平台。针对该子平台所涉及仪器的原理进行简单介绍,实验技术进行实例演示,仪器共享服务的规章制度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提高了大型仪器和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展示了该子平台在生物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