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50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105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paper discusses elements of the findings of 'Iceberg', a doctoral study at the University of York addressing many issues of child bereavement through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nearly one hundred individuals who had either experienced the death of a parent when they were at school, or were the surviving parent of such a child. The research revealed issues of lack of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for children after a parental death. Forty-seven per cent of those in the study attended the funeral of their parent. There wa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ge of children and attendance at the funeral. Of the fifty-three per cent of children not attending, twenty-four per cent of them were forbidden to attend, whilst eleven per cent of them were distracted from attending the funeral, such as being sent to school or a neighbours and being unaware that it was taking place. None of the children attending the funeral reported any negative experiences, and two thirds of them reported it as a positive or helpful event. In contrast, over three-quarters of those not attending later wished that they had. Over a third had feelings of regret, others feeling that they had been excluded from the family at the time of the death, and felt anger, hurt, and frustration. The conclusion was that the best strategy is to give children informed choice about whether or not to attend. If children do attend a negative outcome seems unlikely, but it would be prudent to prepare them as to what to expect at the ceremony.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比赛的分析研究,发现进攻队在攻入对方罚球区30m附近时的传球失误,主要是由强对抗状态下的传球失误和快速运动时的传球失误造成的。统计分析发现,在传球失误中,传中失误最多,其次是传球方向不当和传球力量不当。  相似文献   
3.
本认为孔子的法治思想虽不够系统,但对于“德”与“刑”的关系提出了不少自己比较明确的观点。虽然他的法治思想带有相当的守旧性和局限性,但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减少刑罚、刑罚要适中等思想对于今天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知识分子健康与体育参与状况评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数据以及其他社会统计资料,对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和体育参与情况做了全面评析,否定了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的错误结论,澄清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知识分子健康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从高适创作的艺术风格与本诗的形象体系,探索了《燕歌行》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及其艺术表现的结构美和修辞美。并且根据本诗中关于唐军主将本质性格的描写,结合《新唐书》中《张九龄传》、《张守珪传》的记载,明确高适创作此诗决不是为了讽刺张守珪,而是为了讽刺安禄山,由此,《燕歌行》的认识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对篮球比赛罚球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临场心理状态的调试方法和训练方法,供同仁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篮球规则中双方犯规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892年,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制定了最原始的13条篮球竞赛规则以来,这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不断被修改和完善,其目的是促进篮球运动向健康与高级的方向发展。修改规则的基础原则是公平,即对比赛双方都是公平的。只有公平、规则才能成为篮球运动的法。本文通过公平这一基础原则,对双方犯规这一条规则进行剖析,旨在找出它的不公平,作出修改,与同仁们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8.
足球竞赛规则演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足球规则的产生可追溯到我国古代,其产生和发展对现代足球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现代足球规则演变的分析,揭示足球竞赛规则修改、补充的内涵及其对足球运动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道特有程序。自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之后,死刑复核程序的应有功能仍未完全发挥。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死刑案件更使得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再次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死刑复核程序的修改也必将成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规划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七年之后完成的最新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经过分析,作品中的生死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引人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暴露了大量的社会现实,引人深思,也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