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七天》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吸引人们去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也因为大量暴露现实而显得思想深度不足,出版后便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2.
生与死的话题是作家在作品中探讨的经典话题之一,他们借助自己的作品表达不同的生死观。小说《达洛维夫人》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伍尔夫巧妙借用双线叙事结构,通过克莱丽莎和塞普蒂默斯两个不同的人物表达了自己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即只有通过死亡才能体会到生的希望,获得重生。本文试图从这两条线出发,探讨《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里贾府有十二位女伶,她们在作品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与作品中其他类型人物截然不同的命运与个性。作者通过这些女伶展现了《红楼梦》的三重美学世界:即青春童真世界;现实世俗世界;形而上的艺术化世界。  相似文献   

4.
《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的代表作,展示了残疾、宿命、死亡这三个史铁生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通过分析作品,探讨史铁生在不幸的人生中,在生与死的犹豫间,如何对人类终极命运采取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展示了生命的撕裂形态。发生于亲近者之间的撕裂,以及人物自身不同程度的撕裂感,可以溯源到现实世界中的巨大裂隙。这种裂隙甚至以可怕的稳固性延伸到死后的世界。撕裂也对作品具有形式意义。《第七天》可以说是从撕裂的现实而来的撕裂之作,抒写了一种撕裂的痛。但该书对裂隙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平面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在《野草》中鲁迅借大量死亡相关意象的铺陈和幽微感受的叙写,直视自己当下的疲敝心境,并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进行反复确认。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以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为框架,以个人的经验辐射更为广阔的社会内容,为生死空间的构筑赋予了新的写作内涵。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透视《第七天》与《野草》文本中的主题书写,从异世界的虚构叙写、连缀生死的现实关怀、个体生命的终极叩问三个方面,探究《第七天》如何延续《野草》藉由死亡探讨生命哲学、批判现实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说明】本任务群设计主要基于教材七下第六单元名著阅读的内容,即《海底两万里》《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其中,前两本是科幻小说,后一本是魔幻小说,同时还引入《神秘岛》“基地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等名著内容,一方面引导学生运用速读的阅读方法,借助具有情境意义的任务群的驱动,依循幻想小说的阅读路径,跟随作者遨游于奇幻的非现实世界,感受想象创造的时空魅力与作者在虚构世界中倾注的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另一方面让学生把握幻想类作品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一部建构宏伟、场面壮阔的长篇小说,包括《火花》、《自由》、《曙光》三部曲,本文从四个方面观照评析了这部宏篇巨制;从创作发生学的角度评介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写作条件等;以“土地”问题为视角,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之联系的广阔视野透视了作品讴歌土地情结,展示社会风云的广发和深度;从创作方法、艺术特色、作品的风格等方面评赏了作品的艺术成就;从“时代的局限性”出发,评说了作品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的代表作,展示了残疾、宿命、死亡这三个史铁生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通过分析作品,探讨史铁生在不幸的人生中,在生与死的犹豫间,如何对人类终极命运采取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中的虚无主义自产生至今,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体现。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的主要作品中都有虚无主义的影子,表现了诗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无奈与绝望。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的《空心人》中的每一诗节都存在着虚无主义的各种意象,通过诗人对于死亡世界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怀疑与否定。  相似文献   

11.
死亡一直是鲁迅作品中常谈深论的一个问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最深最广地涉足了死亡世界。鲁迅的作品从来都是直面任何“死亡”的暗示与明宣。生与死几乎贯穿其作品思想中心,他希望一切在死亡中得到生存。在《朝花夕拾》这个回忆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死亡意识标志着人的觉醒和个体生命的成熟,他的死亡意识浸染着对个体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其面对死亡的坦然超脱,直视死亡而后反顾自省的深沉回思。反抗死亡折射出反抗绝望的人生主题。  相似文献   

12.
舒菡 《新作文》2013,(4):48-52
作家作品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生于1927年,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孤独》是他的主要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作品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相似文献   

13.
短篇小说《死者》是著名爱尔兰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它作为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篇,是整个小说集的总结与升华。《死者》体现了乔伊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即生与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变、共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死亡叙述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段,在《第七天》中,余华延续了以往"向死而生"的主题又有所突破,赋予其对于生与死的全新理解。文章阐释了余华如何用死后的虚无世界来承接对"向生而死"的融合与转换,又以"因情而永生"、"因绝望而永生"对"向生而死"主题进行两种解读,将其作为余华对生存与死亡关系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15.
《学生电脑》2007,(2):34-35
电脑平面设计 作品《我的生活空间》 作品《人类的新生活空间——海底世界》;网页制作 作品《七宝文化长廊》 作品《迎世博,做文明上海人》;电子报刊 刊名《古筝欣赏》;嘉宾收藏 ;电脑动画 作品《多些礼让 少些冷漠》  相似文献   

16.
连日来,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在各书店一面世便遭遇火暴。 与此同时,在中小学校园里也流行一本《死亡日记》。据悉,这是一位小学生自杀前留给世界的最后痕迹。看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关注生与死的问题。心理学家对此现象分析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好事。第二届 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低龄化严重。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不断见诸媒体。今年3月,广东省顺德市杏坛镇一初三男生因家长不让玩儿游戏机上吊自杀;2月,云南昆明一初二男生因上学期成绩未进入班级前三名,服农…  相似文献   

17.
陈胜隆 《时代教育》2015,(5):259-260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文学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众多方面都有可以借鉴的内容,本文从叙事张力的角度出发分析该作品,在《挪威的森林》中爱与性,生与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选择和对立使小说的故事主线和内容更加饱满和深刻。  相似文献   

18.
李静 《现代语文》2007,(3):65-66
作为一名战后英国校园小说的代表,戴维·洛奇在其作品《小世界》中塑造了众多现代学者形象。本文拟用诺斯洛普.弗莱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人物理论来解读《小世界》中的人物形象,以便更好地领略洛奇向我们展示的激情与现实碰撞的学术“小世界”。  相似文献   

19.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中大量的"新闻串联"让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而小说中采取的幽灵叙事又让人看到了作者早期创作的先锋性因素。本文试图从《第七天》的幽灵叙事模式入手,分析《第七天》中的先锋性的再现与突破,探讨余华小说中对先锋性的探索与其创作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迟子建写了不少婚恋题材的小说,可是在牵涉到性爱心理和个人性情感体验的作品中,却表现出了深深的困惑;然而在大量的死亡描写中,年轻的作家却表现了少见的清醒和练达。但在长篇《树下》,频频的死亡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内容,却对其精神世界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