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5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近年来,e-learning正成为包括企业界在内的各行业、各领域研究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作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组成,知识社区已成为推动知识交流、传递、共享和创新的催化剂.文章以美国AM公司成功实施基于知识社区的e-learning为案例,从战略、技术、流程和人力资源四个管理层面来分析其基于知识社区的e-learning的构建过程,并探讨了企业实施基于知识社区的e-learning的关键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从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到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从网络学习(e-learning)到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媒体教学理论经历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对更好地把握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习兴趣培养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电子类课程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特点从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主动探索、获取新知;触类旁通、发散思维;课外延伸、知识拓展4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电子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5.
在在线学习环境中,社区感、社会存在感是影响学生成功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线学习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越来越关注多媒体工具、富媒体教学方法对在线课堂中社区感、社会存在感的积极影响的有效性。此外,随着在线学习环境越来越多媒体化,计算机媒介学习环境的内在社会障碍可能会越来越少。因此,本文首先调研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包括社会存在理论、计算机媒介交流环境中的社区;然后探讨了特定的多媒体方法对于社区建构、社会存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2011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国际会议于2011年7月在香港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研究与教育政策和实践的链接,旨在促进CSCL研究对各级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领域的政策和实践带来新启示。会议集中了全球学习科学、教育技术与协作学习领域的前沿科学家,是一次有关学习科学的盛会。除了在香港的研讨会,本次会议还增设了在广州、上海和北京的连锁会,因此在大陆也吸引了不少学者参与。作为2011CSCL会议的前奏,主办方在香港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全球教育政策论坛,20位成员之中,一半是前沿的学习科学研究人员,另一半则是各国际机构的教育政策领军人物,他们就教育的微观与宏观研究,做了别开生面的对话。我们相信,有关学习科学的研究,必将成为教育领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科学的发展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用生态学的视野审视学习活动就产生了学习生态观.用生态学的整体性视角审视网络学习,也迫切需要人们去构建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但由此产生的诸如网络学习生态危机与平衡、网络学习中的情感交互、网络课程的生态设计与开发等新问题又需要人们进一步探寻.  相似文献   
8.
高瑾  路秋丽  赵莉  徐瑾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2):131-134
数字课程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下,一门学科(教学科目)的数字教学内容,以及在数字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平台基础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数字课程与精品课程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用户对象、建设内容、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教学支持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在数字课程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包含课程作者、出版社、数字课程包、教学支持服务、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用户(教师和学生)等六个要素。该研究参照互联网出版的一般流程来进行数字课程的开发,具体包括选题策划、收集数字资源、数字资源二次开发、补充设计和开发部分数字资源、学习活动设计、平台改造、编辑集成、质量检测、审稿发稿、应用和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9.

In universities theories and concepts are created and used within a disciplinary context, and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is context is necessary if students fully are to make sense of their studies. Thus, we investigate computer scientists' perspectives on their discipline. Biglan characterises Computer Science as being hard, rather than soft and as being applied, rather than pure. Therefore, Computer Scienc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Although many computer scientists support this view, others see the discipline as being identified more properly with Mathematics and/or the sciences. We suggest som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of opinion and highlight the implications for what students might learn about the disciplinary context.  相似文献   
10.
Many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teachers are recognizing and applying online learning and related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 satisfactory learning performance. Due to the free entertainment on the Internet that may dis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from online courses and with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students’ teamwork abilities, the author in this study adopted team-based learning (TBL) and co-regulated learning (CRL) to develop students’ involvement in a blended computing course. The subjects in this study were 111 first-year students from three classes taking a compulsory course titled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ata processing’. The first group (G1, which received online TBL and CRL) and the second group (G2, which received online TBL only) we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The last group (CG), which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in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students who receive the online TBL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volvement than those without. However, the online CRL does not contribute to bett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volve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BL. The insights for teachers who plan to adopt e-learning,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ineffectiveness of CRL, are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