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广东湛江硇洲岛沿海的腹足类软体动物114种,隶属于68属42科;介绍了硇洲岛的自然环境及潮汐;对腹足类的种类组成、生态分布、优势种和区系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作者于2005—2010年对南京将军山地区蜻蜓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且采集了一定数量的标本,通过对采集标本的鉴定和分类,初步确定将军山地区蜻蜓目昆虫共计24种,隶属于6科17属.其区系组成的特点是:东洋成分占优势,有15种,约占总数的62.5%;在中国地理分布中明显偏向华中区,在采到的24种标本中华中区占有20种,约占总数的83.33%.蜻蜓的多样性指数为2.9298,均匀度指数为0.9219,优势度指数为0.4486,优势集中性指数为0.0774.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资溪县有兽类43种。隶属8目21科39属。笔者对物种组成、分布及区系作了分析。同时对该地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它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澄江动物群与动物多样性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澄江动物群是目前所知早寒武纪海洋生物分异度最大的化石组合.澄江动物群不但保存了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还保存了精美的动物软体组织.澄江动物群产生了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现今主要动物门和亚门的远古代表,以及为研究动物自上而下演化提供证据的绝灭门类.澄江动物群为早古生代生命强烈进化提供确实证据,是现今生物多样性的“根”.  相似文献   
5.
论文首次系统报道了云南省巨蟹蛛科Sparassidae蜘蛛6属29种,其中巨蟹蛛属Hetero-poda 2种;奥利蛛属Olios 1种;伪遁蛛属Pseudopoda 22种;利纳蛛属Rhitymna1种;中遁蛛属Si-nopoda 2种;乳突蛛属Thelcticopis1种。利纳蛛属Rhitymna、乳突蛛属Thelcticopis、彭氏中遁蛛Sinop-oda pengi SongZhu,1999和裂乳突蛛Thelcticopis severaL.Koch,1875为云南新纪录。  相似文献   
6.
对晋东南地区蚧虫区系进行了初步调查,经调查共记录蚧虫5科23属35种.描述了主要种类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江苏老山山地蝶类生态分布与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江苏老山山地蝶类8科52属71种,其中凤蝶科7种,绢蝶科1种,粉蝶科10种,眼蝶科11种,蛱蝶科21种,喙蝶科1种,灰蝶科12种,弄蝶科8种,计得江苏省新记录13种。蝶类区系组成中广布种占53.52%;东洋界种类占38.03%;古北界种类占8.45%。由江苏省六大山地相似度分析,老山山地与方山山地蝶类多样性相似度最高。说明老山山地处于昆虫区系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区内。  相似文献   
8.
动物种群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经历长期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分别形成r-种和k-种,以及r-k策略连续系统,动物种群在消耗环境容量值K/2时,出现最大增长率,这一规律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2010年至2011年利用夹日法、样线法和访问法对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3次调查。结合文献,确认该保护区现有兽类80种,隶属9目25科,其中62种为东洋种,9种为古北种,9种为广布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IUCN红色物种名录受威胁物种17种,CITES附录Ⅰ物种9种,附录Ⅱ物种7种及附录Ⅲ物种5种。针对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兽类资源,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城市扩张对农田生态健康的影响,在划定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的城市边缘区基础上,依次对在城市、城市边缘区及乡村范围内农田的耕地、草地和林地三类生境的大中型土壤动物进行取样,分析了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并通过计量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农田中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土壤线虫,常见类群为隐翅甲科、象甲科、蜘蛛目等11类。无论在农田尺度还是生境尺度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均由城市、城市边缘区至乡村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而物种量均无明显规律性变化。其原因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均高于城市和乡村,农田受人为干扰最为强烈,造成农田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减少最多。而物种量无明显变化或因沈北新区城市扩张时间较短尚未对物种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