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镜子阶段理论是拉康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围绕镜子阶段以及镜子阶段的虚幻自我展开论述,梳理了虚幻自我之前、之后辨证运动的整个历程,突出了镜子阶段在自我的功能形成,以及拉康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宋代咏花诗非常繁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对梅花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在其现存4200百余首诗中有140首咏梅诗,这个数目在宋代、乃至历代诗人中都不多见。分析其原因,梅花不但契合了杨万里在诗中表达情志的需要,更与他个人的志趣、品节有关。通过考察杨万里咏梅诗,我们将不难发现,清新可爱的梅花是杨万里诗品和人格最好、最真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出现震惊文坛,人们惊呼它为"中国的<百年孤独>".无可置疑,陈忠实的<白鹿原>深受<百年孤独>的影响,如<白鹿原>与<百年孤独>在题材、创作手法的相似,此外,在意象、情节、人物设置等方面也存在相似性.但由于两位作家所立足的文化背景和所持的文化态度不同,并且两部作品在表现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使得两部作品各具魅力.文章从意象的角度切入,分析和比较两部作品的文化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百年孤独>的主色调是黄色,<白鹿原>的主色调是白色;圈圈和鏊子表达了两位作家的历史观和深层次意思上的对民族心理缺陷的批判意识;蝴蝶和蛾子分别批判了家长制和宗法文化;猪尾儿和砖塔这两个性禁忌的象征则分别批判了性泛滥和性压抑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4.
青花瓷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商品,其足迹遍布全世界.外销青花瓷上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民俗文化,表现为民族文化融合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里的实用性、民俗文化里的祥瑞风、民俗文化里的"世俗"语意、民俗文化里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民俗中,镜子的魔力神秘莫测。它不仅可以照妖、镇妖、除妖,而且可以为人透视、治病,甚至还魂。它还具有探测心理,洞察隐私;行雨生风,降雨辟旱;占卜吉凶,预言祸福等多种功用。在民间,它是使用最普遍的辟邪物,大到住宅、婚嫁、丧葬,小到出行、贺寿等几乎都离不开它,反映了民间镜崇拜心理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6.
师范院校是女生高密集区,研究80后女大学生的名字特色对于了解学生家长的民俗价值取向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仅以汉族取名的风俗习惯为参照,以四川某高校为例,对该校80后女生名字进行统计分析,寻求我国80年代后广大女大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民俗价值取向及其培育女儿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多有咏雨之作,根据主观感情、体验,赋予雨这一普通的自然现象以不同的、鲜活的艺术意蕴,具有一种可贵的审美价值。本文结合若干具体作品,对唐代咏雨诗的意象构成及其艺术表现手法,作出简要分析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于2010年2月22日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在现有的巴县档案分类中并没有专门的民俗类档案,有关的民风民俗材料夹杂在各大类档案中,以司法类为最.巴县档案数量庞大,以全部巴县档案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难度太大,所以申报工作开展之初,四川省档案局就决定以专题作为项目来逐一申报.先是选择将"巴县档案中的土地租佃档案"作为项目申报,很快被否;接着选择了民风民俗专题,在巴县档案中共找到相关档案287件,2002年初以《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为题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笔者也于那时起与之结缘近十年.对于民俗这个大课题和巴县民俗档案这个小课题,笔者均无精深的研究,但十年频繁的接触,巴县那些民俗档案和档案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倒也时常浮现脑际,亲切如故旧.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辨析了"三民体育"的文化内涵,认为"三民体育"是中华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开展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活动的繁荣,"三民体育"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崭露头角,时代呼唤着"三民体育"的回归。建议挖掘和推广"三民体育"项目,积极应用于社会文化、健身、娱乐、休闲等活动中;建立"三民体育"文化实体;利用传统节日、民俗习惯和地域文化开展"三民体育"活动;促进"三民体育"进入校园,传承中华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0.
《狂人日记》中“吃人”意象是探析人物内心活动过程的一个观照点。本文通过作品精心创设的“传统,反传统”、“理性/非理性”、“看/被看”、“吃,被吃”的对立语境,探察“吃人”意象在文本“破”与“立”相互转换过程揭示作品主题的意义,以期为阅读及理解作品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