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传统手工业因其吸收劳动力量大、服务面广的特点,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缺乏对手工业应有的重视,劳动就业部门轻视手工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教育部门也忽视对手工业职业人才的培养。鉴于此,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和促进手工业的发展,把手工业职业教育作为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重点,职业学校应将手工业领域作为学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并贴近市场积极开设手工业专业。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手工业社会中,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手工业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之一。尽管这种传承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使手工业文化源远流长,利于中国工艺在整体上保持领先地位,利于生成一种文化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种师徒关系亲密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手工艺遗产因其“工”的可复制性,“品”的可消费性,“手”和“艺”的异文化性,而成为文化旅游消费主要对象之一,旅游消费既使手工艺遗产得到复兴,引起社会重新审视手工艺的价值;又在迎合旅游者的消费取向过程中,使得手工艺遗产存续发生异化。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手工艺遗产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手工艺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手”和“艺”,即手工艺遗产的原生性主体和其对手工艺的实践、认知与价值内化,手工艺遗产保护传承应以手工艺品的原生性主体对其分类为指导,以“手、工、艺、品”四个层面为方法,从而实现手工艺遗产的活态、原真性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4.
作为青藏高原视觉造型艺术中重要一类的湟中鲁沙尔银铜器手工艺艺术,在佛教艺术和民族生活艺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以宗教为中心的器物造型,受佛教文化的洗礼,渗透着藏传佛教思想,加之艺人的精心打造,使得民族手工艺保持了艺术的纯粹性,民族情感和文化审美也因之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5.
新华村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调适传统手工业发展方式,彰显了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产品形态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变动适时调整生产经营适销对路的产品;在生产工艺方面,从纯手工生产演进到手工和机器生产相结合的技术融合模式;在产业地位方面,从自发性成长发展为政府扶持的特色产业;在产业组织方面,从"个人作坊"演进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龙头企业和家庭作坊相结合的形态。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新华村手工艺文化和师徒传承机制,保证了行业精神和从业人员更迭的稳定性。它的演进历程实证分析归纳出结论——新华村传统手工业发展长盛不衰的缘由在于演进。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者在研究文化旅游开发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生产手工艺品作为旅游商品进行研究,提出了甘肃省文化旅游的开发战略,为其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从而使其成为民族地区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黄岩翻簧竹刻是诞生于浙东台州的一种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工艺品,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历经一个世纪多的发展,涌现了陈夔典、陈方俊等翻簧制作名家,工艺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其创作的作品以日常实用器具为主,将中国画的艺术要素融合到器具功能上,提升其审美功能,升华为以审美功能为主的翻簧壁挂等作品,充分体现了民间工艺家对美的发现、创造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满族在南迁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改变,与汉文化接触增多,由渔猎走向农耕,由迁徙渐趋定居,其手工业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改变。在原有的石器制造、骨角制造、木器制造、毛皮制造、树皮制造等基础上,又引入了先进的铸造和纺织技术,进而促进了部门独立和劳动分工,从而实现了手工业生产的阶段性飞跃。文章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方法,重点从借词角度对此变迁进行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邱萍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5):5-8,17
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展民族工艺品市场合作具有互补性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根据双方民族工艺品产业发展现状,应建立多层协商合作机制,健全相关法律制度,重点扶持形成产业化经营,实施有特色的营销战略,建设双边商贸中心,进行产学研联合,建立市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秦汉手工业政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朝的手工业政策沿袭战国时期的传统 ,实行发展官府手工业、抑制私营手工业 (尤其是私营大手工业 ) ,鼓励家庭纺织业的政策 ;两汉时期 ,在官府手工业政策方面 ,前后虽稍有变化 ,但仍以发展官府手工业为主 ,而对私营手工业则采取了时抑时放、时禁时弛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