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晚清民初的上海,既是国家门户开放,中外观念碰撞的一大空间,也是竹枝词空前繁荣的一个胜地。如果说,条约口岸的地理空间造就了一大批条约口岸知识分子,那么,通过对于这一时期流传的竹枝词中夷洋等涉及民族观念词汇的语料库语言学分析,则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在国家社会转型时期,这批条约口岸知识者的民族文化观念是如何由直呼为夷,到夷洋混用,再到去夷用洋,表达出自己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心境,由此也可看到传统知识分子向近代知识分子嬗变的一个轨迹。  相似文献   
2.
李洱小说在思想上蕴含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形式上又充满了先锋气质。他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分子身上,还关心农民等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了当代人性的异化;同时,李洱小说的艺术特色也让人眼前一亮,在叙事、修辞上都独具特点,是一位非常值得研究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运用本文人类学方法,对出版于10多年前的《废都》进行症候式阅读.通过对民俗文化世界、当下生活世界及动物人化世界三个窗口的透视,以期对“此作家”庄之蝶心路历程重新作出解读,并反思包括“彼作家”贾平凹在内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镜城.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作用等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制定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政治上信任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丰富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内容。  相似文献   
5.
统治者重教兴文,印刷术普及等是宋代江西民间书院兴起的外部环境;江右经济飞速发展,地方知识阶层渐起并积极参与地方事务乃其内部动因。宋代地方知识阶层为谋求个人出路和实现“为社会而存在”的价值,以其自身的优势积极地参与地方事务,并成为地方社会的主导。他们参与兴办民间书院,以此作为他们施教授徒、传布学术的重要载体。民间书院的兴起,可视为考量地方知识阶层参与地方事务的一个特有视角。民间书院的发展对两宋江西地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地方民众素质的提高、地方社会整体风气的提升以及地方学术思想的繁兴助益颇显。  相似文献   
6.
北京知识界与《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19~192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文件,1924年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不仅在中苏(俄)两国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北京政府所取得的主要外交成就之一.同时,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该外交协定又有其鲜明的特色--它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中国知识界的影响有相当关系.特别是在谈判所在地--北京这一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活动中心,以大学教授、学生、学者、报人等组成的强大舆论力量,对北京政府的外交家形成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审美距离角度讨论了近年来四种大众文化热点:韩剧、帝王戏、超级女声、少年写作,并通过对这些个案的分析,同时根据姚斯的审美距离理论而自拟的审美距离函数图,得出了一般性结论:大众文化的审美距离总是较小,使接受者的感受力因不断重复而日益麻木,使需要随着时代或文明而变革的旧的观念与集体无意识更为板滞,固化;而社会或精神知识分子的文化,其审美距离总是较大,必不可免地要等待接受方面期待视野之水平的扩大与提高。因此,大众文化与知识分子文化需要有一种平衡。然而遗憾的是,今天中国,大众文化似正在出现独霸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严复之所以能够在晚清变革传统知识机制历程中输入崭新的西学理论体系,改变众多知识分子传统的认知模式,关键在于译者以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为依托,通过译著承载其选择拟译文本过程中渗透着的深刻道德实践性和译著本身建构起来的近代知识分子公共性,筑起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进程转变搭起了一个理性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9.
《二月》是在中西文化碰撞背景下对城乡文明冲突的体现和观照,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忧患意识与家园意识。《为奴隶的母亲》表现了作者对宗法制度下女性恶劣处境的关注,体现了相当深刻而复杂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金庸的小说纳入知识分子写作 ,并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广阔背景下对其作出严肃的解读 ,指出金庸的小说一直贯穿着他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认为金庸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自我进行审视与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