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8583篇
科学研究   701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298篇
综合类   51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815篇
  2011年   712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718篇
  2007年   921篇
  2006年   890篇
  2005年   778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589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进才 《体育与科学》2003,24(6):32-33,36
本文在转述对体育文化概念的多派理解后,提出应该依据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体育进行文化学的分析。文章对“体育文化”以及与体育文化相关的“体育文化模式”、“体育文化冲突”、“体育文化交流”和“体育文化丛”几个概念给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给德育赋予以新的内容、新的思想。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整个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学生的各种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重在引导;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帮助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政治和人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我国国家领导人和古代先贤们对德育的精辟论述为依据,结合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就德育教育的内容及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献作为传播化的特有载体,有三个明显的化指向,即基督教精神支柱和信仰;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以及宗教学的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当今青少年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从而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为促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必须对其进行网络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的冲突和调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的结合,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巨变。但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冲突。应该积极进行改革,在精神和利益之间构建互动的桥梁,努力地维持经济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协调发展,尽可能从法制、组织、制度上消除商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开设的思相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现行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不仅施教过程中严重脱离实际,耐用考核也缺乏科学性,不能考出受教育的真实水平,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而改革现行的考核办法,实施量化考核则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陈兴东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5):124-126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高职德育的人性化,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顺其自然地加以目标引导;充分重视学生的社会性,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熏陶;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要,因势利导地予以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