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遵义方言量词的构形重叠有三种形式:完全重叠式AA、嵌“大”重叠式“A大A”和嵌“把”重叠式“A把A”,前一种和普通话相同,后两种则为遵义方言所特有。本文讨论各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汉英语言中,数字俯拾皆是。数字通常被认为是最精确的语言,但在实际应用中,除了精确的计数功能之外,他们的意义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模糊的。数字模糊语言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因此,分析数字模糊语言的分类与异同,结合例子总结数字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能够让来自于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不同背景的数字文化。  相似文献   
3.
唐春梅 《科教文汇》2011,(16):122-124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数字的文化内涵,如象征吉凶等;中国数字的特殊用法,如数字用着动词、表顺序以及表倍数等。并以《孙子兵法》中数字的使用为例,对比了罗志野、袁士槟两人对《孙子兵法》中数字的不同处理,从而得出对数字进行英译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数字在体育科技期刊中使用率很高,它具有"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一目了然"等特点.它的用法是否正确、是否规范统一,是衡量体育期刊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中凡是使用数字的地方能用阿拉伯数字的,且又很得体的均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相似文献   
5.
数词对举式四字格在汉语文献中大量存在,其产生和发展既有词汇双音化、语言类推机制和韵律构词等语言内部原因的影响,也有汉民族文化心理、佛教传播、通俗文体和方言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证明了:当r,n为正整数,s为非整数,丢番图方程sum from k=0 to n-1([1+(40s+21)k]~r)=[1+(40s+21)n]~r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7.
英汉数词词组虚指意义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词应具有严格的界限和确定性,其显著特点是表达概念的精确性,然而数词往往在语用中具有隐含的虚指意义。这种虚指意义实质上是一种脱离数词本义的文化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文化翻译理论中的归化论和异化论,对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数词词组虚指意义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诗经》对数字运用的熟练程度及其丰富程度,与今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数字融入三百篇诗句中,准确地描述了事物,抒发了情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诗经》中一至九的基本数在159首诗篇中出现264次;十、百、千、万、亿、秭等位数在99首诗篇中出现155次;大写数字壹、贰,两、双、骖、驷等量词,数、倍等数学词汇,在28首诗篇中出现45次。合计在《诗经》中的数字及其词汇共达464次,平均每首诗出现1.5次。乃至出现了数字化诗篇《豳风·七月》。《诗经》中数字表明:中国在三千多年前创造发明了十进位制;西周时代已有四则运算,已有汉字大写壹、贰;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9.
概数的性质及语义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重要语法著作关于概数的论述的基础上,对概数的性质、表示概数的主要方法及其语义解释和概数表示指定区间中不同数的概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含有数词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翻译这些数词时需要区分数词的实指与虚指以及相应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比较完整地传达汉语成语的意义。汉语成语中数词的恰当翻译有助于准确地传达汉语成语的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