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98篇
科学研究   60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曾出现的将神话传说本身改造成历史的神话历史化运动 ,使中国古代的体系神话不同于古希腊的体系神话 ,并且由于神话历史化内容不仅是将神话传说的内容改造成历史甚至是现实内容 ,而且还包含着将现实的人物神化、将现实内容非现实化倾向 ,致使中国古代的叙事文 ,无论是历史叙事文、志怪类叙事文 ,还是文学叙事文都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炼 《培训与研究》2006,23(9):129-130
文章首先提出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跨文化教学这一问题,然后结合希腊神话典故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希腊神话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在培养英语语感的同时,提高英美文化感。  相似文献   
3.
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构筑了民众对超自然神秘力量敬畏与迷信的神话 ,当怀着民族救亡和思想启蒙重任的知识精英 ,用工业文明的理性与知识开启蒙昧的中国心智时 ,寻根文学中的原始主义文学成了民族自恋的挽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依托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位与目标是建成“国家队”。要围绕国家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战略目标,开展科研,攻克关键技术;要站在学科技术前沿,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成为高技术创新源泉、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基地。并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各项成绩。  相似文献   
5.
实施海洋开发的首要问题就是加强海洋法制建设,完善海洋法律制度。我国已具有一定的实施海洋开发的法律基础,应依法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和平台,依法审批海洋开发与保护海洋国土,依法实施海洋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希腊神话与哈萨克神话中的开天辟地、人类的起源以及宙斯与唐尔、赫拉与乌迈、海神波塞冬与水宰苏来满、农神得墨忒耳与农民爷爷、灶神赫斯提亚与火之母、太阳神阿波罗与太阳神等诸位众神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比较,从而探讨存在这些现象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回顾和梳理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史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存在着流派,存在着或存在过什么样的流派。笔者认为,1949年前的20世纪前期民间文艺学史上,不仅存在着流派,而且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在理论、观念、方法上,形成多元格局。这些流派是:北大歌谣研究会派、“古史辨”派神话学、文学人类学派、俗文学派、社会一民族学派、延安学派和民俗学派。它们以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存和发展的条件,分别有自己的代表人物、理论纲领和代表作。流派的存在和多元格局既促进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本土化发展,又显示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跨学科性和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8.
尼日利亚剧作家渥莱·索因卡以其深刻的本土性、现代性征服了挑剔的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 ,成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非洲作家。在他的剧作中 ,神秘、玄虚的神话仪式内容与诙谐、优美的音乐语言形式完美的融为一体 ,既表现出对非洲传统文化的颂扬 ,又表现出对非洲现代社会危机的忧虑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制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自然保护区制度对于海洋环境资源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产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现实中和法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完善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制度的途径既包括立法上的修正又包括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早在神话时代,岭南已入中原文明的视野与文化版图。《山海经》时代中原文化外向波散岭南。舜帝南巡足迹岭南,岭南大地已开始接受中原文明之教化,岭南南越民族亦开始投入华夏民族之怀抱。随着中原汉人的南徙,盘古文化与盘瓠文化在岭南相遇并共存相融,岭南的人口成分及文化内涵发生了改变,从而促进了岭南南越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及岭南南越民族的汉化进程,其结果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中华民族繁荣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