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3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教育   8468篇
科学研究   185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839篇
综合类   87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664篇
  2013年   784篇
  2012年   945篇
  2011年   1002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1039篇
  2006年   974篇
  2005年   826篇
  2004年   749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urpose: Overuse injuries are common in sport, but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injury risk factors remains incomplete. Although biomechanical studies frequently examine musculoskeletal injury mechanisms, human movement variability studies aim to better understand neuromotor functioning, with proposed connections between overuse injury mechanisms and changes in motor variability. Method: In a narrative review, we discuss the variability-overuse injury hypothesis, which suggests repeated load application leads to mechanical tissue breakdown and subsequent injury when exceeding the rate of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Due to the multidisciplinary nature of this hypothesis, we incorporate concepts from motor control, neurophysiology, biomechanics, as well as research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 We therefore summarize multiple perspectives while proposing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vement variability and lower extremity overuse injuries. Results: Experimental data are presented and summarized from published experiments examin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experimental task demands and movement vari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drop landing movements, along with comparisons to previous movement variability studies. Conclusion: We provid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ports medicine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sports injuries. Under performance conditions with greater task demands, we predict reduced trial-to-trial movement variability that could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overuse injuries.  相似文献   
2.
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监控研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备战 2 0 0 0年第 2 7届奥运会期间 ,采用血乳酸、肌酸激酶等指标对国家游泳队优秀运动员进行了训练监控 ,对磷酸原训练、有氧训练、高原训练模式等进行了探讨 ,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躁动的涵义与意义、篮球运动员临场比赛进程中心理躁动的具体表现、教练员临场心理调控的意义与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文译著中外国个人责任者标目的选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规范工作是图书馆编目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清华大学图书馆现已建立了名称规范文档,实现了规范控制,使得责任者标目的选取日趋规范,进一步增强了书目的检索功能和集中功能。在各种标目的选取中,中文译著中外国个人责任者的标目选取最为复杂,本文将从多方面对此进行探讨,并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影、影片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助跑最后第三步和最后第二步速度的变化比较、助跑最后第二步摆动腿支撑阶段的速度变化及其动作结构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第三步至最后第二步摆动腿着地瞬间呈加速状态,助跑最后第二步摆动腿支撑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下降较小;助跑最后两步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运用心理测量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对沈阳市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认知调控能力 (即 :情绪调节能力、动机归因水平 )进行 41周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心理训练 ,运动员的认知调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立勇 《安徽体育科技》2003,24(1):19-20,28
从运动训练理论的建立、运动训练的控制、心理训练和心理调控、“大负荷”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方法的应用、运动技术的创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它们对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作用,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运动训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才能使运动员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直拍进攻型打法曾经是我国乒坛的主流打法,由于缺乏创新,在近10多年一直不太景气.但是,直拍进攻型打法有其特定的优势,具有很强的抗争能力,只要创新技术、加强实力,就能登上世界乒坛的最高峰;诚然,它自身的确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加上11分赛制和无遮挡发球的实行,必定会给这种打法带来一些影响(正负双方面).因此,在新形势下对直拍进攻型打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剖析和探讨,成为我国乒坛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直拍进攻型打法选手的技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并走访乒乓界权威人士和有关专家,对新规则带来的一些问题和该打法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的技术水平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心率在山地自行车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训练特征和客观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详细深入探讨心率在山地自行车训练监控中的应用对于山地自行车运动的科学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跳远起跳技术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运用目标"俯角板起跳"练习的教学新方法.结果表明:运用目标"俯角板"起跳练习,能有效改进学生在跳远时的起跳技术及提高学生的起跳能力,在跳远教学中具有实际的可行性与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