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南美水蛭抗凝血Xa因子mRNA为模板设计引物,利用RT-PCR随机克隆云南牛蛭(P.yunnanensis.sp.nov)相关基因,结果得到多条片段,经严格筛选和鉴定后,确定大于200 bp ESTs序列,通过对这些ESTs序列进行聚类、拼接,结果得到10条片段,Genebank注册号分别为HQ285410,HQ285411,HQ285412,HQ285413,HQ285414,HQ285415,HQ285416,HQ285417,HQ285418,HQ285419.以上获得的云南水蛭头部和身体细胞部分转录的ESTs片段均与南美水蛭有较大差异,表明云南水蛭与南美水蛭可能使用完全不同的抗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2.
3.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方法对云南紫荆进行了染色体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紫荆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32,核型公式为:K(2n)=32=30m 2sm,核型类型为“1A”,染色体臂指数NF值=64,核不对称系数为As.K%=56.18%.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云南鸡屎藤根、茎、叶水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杀菌作用。方法:采用常量稀释法测定云南鸡屎藤根、茎、叶水提取物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体外抑菌、杀菌作用。结果:云南鸡屎藤根、茎、叶对4种供试菌均有抑菌、杀菌作用,其中根对绿脓杆菌的抑菌、杀菌作用最强,对4种供试菌的抑菌、杀菌作用在3个实验药中均最优。叶对痢疾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最强。结论:云南鸡屎藤根、茎、叶水提取物对4种供试菌都有抑菌、杀菌作用,但存在明显差异,为下一步中药抗菌的标准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研究6个云南松居群核型变异的基础上,应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巢式分析方法,在常规染 色体水平上探讨云南松居群间、个体间和细胞间的变异式样及其分化。结果如下:(1)云南松居群核型 变异不显著,6个居群的核型公式均为2n=24m(6~10SAT),核型类型均为1A。(2)云南松居群仅相 对长度系数、臂比和次缢痕数目及其分布有小的变化。6个居群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分别为: 滇中居群P1=16M2+6M1+2S;滇东南居群P2=14M2+8M1+2S;滇西居群P3=12M2+10M1+2S; 地盘松居群P4=14M2+8M1+2S;细叶云南松居群P5=14M2+8M1+2S;云南松与思茅松渗入杂交 居群P6=10M2+12M1+2S。(3)巢式方差等级分析表明,云南松染色体结构变异有10%左右来源于居群间,有90%左右来源于居群内个体间或细胞间。  相似文献   
6.
2002—2007年,在贵州威宁县海拉、岔河、观风海、秀水等乡镇,实地调查云南木蠹象生活史及危害情况,并在秀水乡新民村15年生云南松飞播林内,观察成虫野外羽化、取食、飞翔、交尾、产卵等习性,基本掌握了云南木蠹象的危害情况、生活史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野外放飞试验和林间观测,发现成虫可以飞行,最远飞行距离为97.4m,飞行高度6.0m,成虫在林内活动范围较大。对云南木蠹象的飞翔能力(高度和距离)、性成熟时间、寻偶交尾方式和过程的观察结果,为探索利用云南木蠹象性信息素提供了依据。同时,采用化学防治和人工清理虫源木对虫害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以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的侧芽、顶芽为材料。在MS培养基附加细胞分裂素BA、KT和生长素NAA、2,4-D中进行培养,诱导愈伤组织以及侧芽、顶芽,结果表明,MS+2,4-D0.5mg/l+BA2mg/1+AC0.3%诱导滇润楠根部萌蘖条愈伤组织的产生效果较好,MS+2,4-D0.1mg/I+KT2mg/1+AC0.3%诱导滇润楠的侧芽萌动效果较好,MS+NAA1mg/l+BA1.5mg/l+AC0.3%诱导滇润楠的硕芽萌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云南甘草总皂甙对正常羊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无影响;但对氧自由基诱导羊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降低有明显保护作用,随浓度增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总皂甙浓度为0.2mg·L~(-1)时,酶的活性恢复27.9%,浓度为0.8mg·L~(-1),酶的活性恢复46.6%。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云南松松塔中原儿茶酸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不同溶剂对云南松松塔中原儿茶酸的提取效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加入0.1 mol/L的HCl 3 mL,料液比为1∶40(mg/mL),超声时间90 min,超声温度40℃。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