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杜甫以后历代论诗绝句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出在后人心目中的杜甫是什么样子的。先说一个小插曲,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记载,李白有《戏赠杜甫》一诗,曰:“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清人仇兆鳌曰:“此诗,唐人谓讥其太愁肝肾也。今按《李集》不载,洪容斋谓是好事者为之耳。李杜文章知己,心相推服,断无此语,且诗词庸俗,一望而知为赝作也。”或许洪、仇的看法是正确的,但这首诗写出了杜甫作诗  相似文献   
2.
韩愈绝句在广泛继承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古文、古诗创作的成功经验,以不同惯常的"奇崛"之法创作绝句,呈现出语奇、象奇、句奇、章奇、境奇、意奇、式奇的艺术特色,确立了绝句"奇崛"的审美规范.  相似文献   
3.
潘飞声是清朱民初一位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曾在德国柏林大学任教四年,归国后在香港任报社主笔十三年,晚年在上海加入“南社”,被称为“南社四剑”之一。潘飞声编有《粤东词钞三编》,著有《论粤东词绝句》。本文对潘飞声《论粤东词绝句》二十首作诗、词对照的解读,并归纳出潘氏写作论词绝句的方法,可见潘氏对粤东词学贡献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韩畅畅 《海外英语》2014,(20):189-190
Image is a term that mainly embodi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CCP). Effective translation of images is crucial to the grasp of original meanings in a poem. As aesthetic beauty is the primary concern in poetry,the conveyance of beauty in image has a direct impact in translation. To analyz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imagery beauty,the theory of“translation levels”by Xu Jun is adopted as a criterion in comparing variant English versions of CCP in the aesthetic level. Images are selected from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typified for abundant sources of images,and features of images are put forward at the aesthetic level. Through the analysis,images are rendered by recreation of the sensuous and emotional beauty.  相似文献   
5.
晚唐杜牧继承并发展了绝句,一改以往绝句多写景抒情的传统,开始大量运用绝句议论思辨,如多用绝句咏史议论、用绝句写景寓理。杜牧对于绝句的变革,扩大和丰富了绝句的表现题材和艺术技法,对宋诗影响巨大,成为了宋型诗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杜牧的绝句变体也成为了唐宋诗学转型中的一个重要的关捩点。  相似文献   
6.
李益是中唐前期著名的诗人,诸多诗体中,李益最擅长的七言绝句。本文具体分析李益七言绝句的艺术特色,从而肯定李益被称为“开元下,七绝第一”是当之无愧 的。  相似文献   
7.
唐绝句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少总多的包孕美;二是婉曲回环,腾挪翻转的结构美;三是借景抒情的境界美。  相似文献   
8.
教学方法的改善是教师始终努力的方向,诗歌中的七言绝句简约而易记,将两者有机结合,创作出教学法绝句,必能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