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453篇
科学研究   9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辉斌教授李白研究力著《李白求是录》出版了,这是近年来李白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从动态型式的整体观照、多元视角的系统思维、宏微互渗的立体态势等多维格局去研究李白,使人窥视到李白学术研究纵深处的许多壶奥,因而此书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又具有方法论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俄罗斯赤塔州普希金图书馆和后贝加尔国立师范大学图书馆。分析了上述两所图书馆的特色,并指出了对我国图书馆发展及图书馆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运用傅立叶方程建立了氟化体系稀土电解槽的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采用VC6.0编程制作了相应的软件,并对导热系数、密度、比热等相关参数进行了运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编制的软件对稳态温度场的数学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的结果基本吻合.可为新一代稀土电解槽体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师《地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地球概论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和课时少等特点,对该课程如何适应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入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重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单元测试、多媒体辅助教学、试题库建设、加强学生能力培养、重视教师素质提高等改革措施,使地球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二碘化钐引起的分子内还原偶联反应,包括分子内酮一烯还原偶联、酮一炔还原偶联、频哪醇偶联和其它有关还原偶联反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定义了稀土元素与其它元素之间的加权平均电负性差P和加权平均原子赝势半径差Q.发现具有较好磁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的P,Q值点基本上分布在一个特定的狭带区范围内,而高Tc氧化物超导体的P,Q值点基本上也分布在另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而且这两个区域的走向基本平行.上述结果将有助于人们探索新的高Tc氧化物超导体.  相似文献   
7.
关于电子线路实验接地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接地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电子线路实验中遇到的实际接地问题,分析、讨论电子线路实验中仪器和线路的接地问题及其重要性,得出了一些电子线路实验接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钆进行了条件优化实验,其中控制显色剂用量是提高测定准确度的关键.在显色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以及采用双波长光度法可有效提高测定灵敏度.该实验项目已取代传统的光度分析实验,成为实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在纯铜熔体中以 Al-RE 中间合金形式加入富 Ce 混合稀土,探讨了 RE 加入量对电工用铜母线铸态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纯铜基体的纯净度随RE加入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当w(RE)=0.02%时,结晶组织最为细小,力学性能得到改善;添加RE可显著改善纯铜的导电性,其影响作用取决于稀土化合物的分布状态及基体的纯净度,当w(RE)》0.02%后,导电率略为降低.当w(RE)=0.05%,可使纯铜获得较理想的综合性能,基本满足高强高韧高导铜母线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大)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述了高(大)分子──稀土配合物在发光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研究了其发光特性及发光原理.指出了该类配合物在农用发光材料、防伪材料、荧光及彩色显示、温敏发光、导电发光、压致发光以及在生物、医学、聚合物结构形态、分子间(内)能量传递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