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道德理想设计的基本指向是培养一种“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即“圣人”人格,其中的“内圣”是以道德理性为前提,强调道德的自我力量,由“内圣”至“外王”,“修己以安百姓”。因此为官者的修己功夫不仅仅是一种性情上的陶冶,而且还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体育教师应该钻研和探索的课题。文中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运用语言艺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促使体育教师重视和提高语言修养,掌握语言艺术,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道德,则是近代以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争论的问题。《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一书,立足于一个民族的生命和她的道德传统的生命是同一的理论视点,既尊重传统,把传统道德作为我们当今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又立足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把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人际关系为主线、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为核心,对中华传统道德进行了富有新意和创意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4.
作者结合自己的理解,从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教师自我修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新诗标准建设已成当务之急,一定要重视诗体、想象与意象。新诗标准应该分为“写什么”的标准与“怎么写”的标准两大部分,但是后者远比前者重要。好的新诗应该是艺术地表现平民性情感的语言艺术。新诗应该在内容(写什么)上放开,实现真正的多元,形式(怎么写)上做适度限制,必须重视诗家语和诗体等诗的基本文体特征,重视诗的艺术性。没有好诗人就没有好诗,与其对新诗提出标准不如对新诗诗人提出标准,应该适度提高新诗行业的“准入”难度,新诗诗人应该过语言关、诗的知识关和诗的技巧关,诗人要重视学养、技巧、难度和高度。诗人写作需要重视“想象”和“意象”。  相似文献   
6.
在大力倡导以德治国的今天,以德治校已成为教育管理领域中倍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领导者自身修养和领导权威两个角度对学校道德领导这一理念进行阐述,并探寻适合中国学校文化发展的学校道德领导模式。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高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对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党性修养的内容以及党性修养的方法途径有清醒正确的认识,通过加强党性修养保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清初大儒李二曲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儒家注重“为己之学”的教育智慧,通过对“过”、“悔”“新”的重新诠释和改造,创造性地提出了“悔过自新”说,深化了儒家关于自我教育的思想。该学说以性本善和人皆有“过”为自我教育的起点,以转念和慎独为自我教育的方法,以实现个我之“新”和社会之“新”为自我教育的目标,将儒家教育思想中的自我教育原则推向极致,对发展现代教育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元极图运化剖析道德分为先天道德和后天道德,人出生后,进入后天道德修养阶段。后天道德修养以教与学来运合先天道德,以顺应自然、社会、人生的道德为根本。天地道德的根源是顺应自然规律,社会道德的本原是遵纪守法,人生道德的本根是畏天、敬上、礼平、爱下。在自生与互生的时空运化中,止恶扬善,发长本性,亲和万物。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从当前大背景出发,对武德在当代大学生素质提高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武德的普及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有强大的辅助作用。对于在校大学生应大力普及武德的相关知识,习武者可以武技与武德一起提高,不习武者可以了解武德知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