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相如思想中有道家和神仙的成分.首先,通过分析巴蜀文化的地域色彩,从中能看出其成长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有这种文化氛围,其次个人经历及性格中有这种因素和取向;最后,其作品中有明显的道家及神仙思想旨趣.  相似文献   
2.
爱国爱乡精神是客家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客家迁徙到闽赣粤边地,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形成爱国爱乡精神.从人类文化心理视野来看,客家经历了幻象文化心理阶段,但很快形成意象文化心理,并且在理学的影响下,形成高度高度理性和系统化的道象文化心理,意象文化心理和道象文化心理是客家主要的文化心理,家国是主要的文化意象,爱国爱乡是意象文化和道象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但意象文化心理并没有因为道象文化心理的形成而退化,它一直是客家文化心理的主要形态.客家寻根谒祖则是对家园意象的追溯与回归.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讨论了在南宋时期道,禅,儒社会思想大融合的背景下,白玉蟾影响金丹派南宗的若干因素。并以此透视白玉蟾的社会历史地位和他的思想,文章认为:由于白玉蟾的社会思想和其内丹理论的紧密结合,摄融合和非意识形态的社会行为方式对金丹派南宗创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道教是尊道贵德的宗教,十分重视道德思想和实践,重视以道德宗教的形象面向社会,具有以神道的方式容纳古代社会主流的和普遍性的道德、道德践行与仙道修炼紧密结合、吸收道家贵柔守雌的精神、重视生命伦理、多教汇合、与民间道德教化相结合等特色。今天道教道德优良传统的发扬,有益于人性的改善,有益于社会的进步,有益于宗教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间信仰是闽南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无论山地丘陵,还是沿海、岛屿,闽南各地分布着数以万计的民间宫庙,且大多数宫庙都是巫鬼、佛道神灵济济一堂.其中,百越的巫鬼崇拜是闽南民间信仰文化的主体,汉式佛道宗教是其上层文化与表征.史上闽越、楚汉民族文化的阶段性根植与动态融合是闽南民间从巫鬼崇拜到佛道宗教历史变迁的文化轨迹,也是闽南民间信仰文化分层存在的本因.  相似文献   
6.
略论儒道两家境界哲学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两家都以提升人的心灵境界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都是境界哲学。但两家的具体观点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后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从生态美学原则、生态和谐思想以及生态循环意识等方面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先秦道家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美学意识对于当今生态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思想是绵亘中国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先秦儒道两家都讲天人合一,且都把天与人的和谐统一看作二者关系的最高境界.而两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理解的不同之处大致在以下四个方面:1.“天“与“人“的看法;2.“天“与“人“的结合点;3.“天人合一“的途径;4.“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9.
《云笈七籖》号称“小道藏”,是北宋张君房编纂的一部最大的道教类书,囊括了《大宋天宫宝藏》的菁华。《云笈七籖》中收录了很多有关天文学思想的文献,有不少还蕴含着现代科学的价值。《云笈七籖》述及天文学思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卷二十一、卷二十二的《天地部》,卷二十三、巷二十四、卷二十五的《日月星辰部》。《云笈七籖》中的天文学思想包括天地结构理论和三十六天说及二十八星宿与北斗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画的本体价值,就在于它是特殊情感的隐逸文化,犹如一面三棱镜,折射出儒道佛思想多元统一的中国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