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25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教育   37579篇
科学研究   3016篇
各国文化   148篇
体育   967篇
综合类   1501篇
文化理论   349篇
信息传播   5588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878篇
  2022年   758篇
  2021年   840篇
  2020年   866篇
  2019年   880篇
  2018年   483篇
  2017年   840篇
  2016年   1030篇
  2015年   1768篇
  2014年   3980篇
  2013年   3155篇
  2012年   3849篇
  2011年   4105篇
  2010年   3492篇
  2009年   3562篇
  2008年   3993篇
  2007年   2872篇
  2006年   2423篇
  2005年   2309篇
  2004年   2182篇
  2003年   1588篇
  2002年   1195篇
  2001年   816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力求渗透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明确层次性,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围绕教学内容,加强有效性,做到有的放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增强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拓宽语文学习天地,采取多样性,使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加强情感教育,渗透人文性,增强人文关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用写作任务群的方式冲破传统习作教学“为写而写”的樊篱,以真实问题的解决为起点来设计写作大任务,以系列化的项目完成为要点来涵养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以交互式的人际交往为落点来彰显写作的题中之意,是积极探索“需要”导向的写作任务群建设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德育的目的在于践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课上+课下≈零"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德育实效。增强德育实效,教师要将视角从只关注课堂教学转到关注全面的德育周期和德育效果的有效落实,并尝试开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药方":贯通课上与课下,打通影响德育效果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5.
6.
《考试周刊》2018,(19):4-5
PBL模式强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过程,通过协作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来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在相对自由开放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教育者更有充足的理由、广阔的空间、充分的自由运用有效地教育教学模式,如PBL模式来实现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语文教材的入选篇目及对具体作品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中国现代国民人格的塑造与形成。今天的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要着力培养有个性、有创造力、有独立思想、有人文情怀的现代国民,而在这一方面,现代文学经典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高等教育应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并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一样 ,都是现代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欲实现特定目标 ,发挥特有功能 ,必须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并重。为此 ,必须注意预防观念领域里的科技理性主义和惟智主义倾向 ,纠正重理轻文现象。同时 ,人文教育和社科研究应深化改革 ,与时俱进 ,为实现整合并重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论图书馆的人文建设--从图书馆的三个实例谈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许多实惠、高效,进而促使管理层不断追寻更高新的设备和技术,并认为图书馆一旦解决了这些硬件,就可以高枕无忧,从而忽略了管理结构中的人文要素;忽略了着重于人的价值取向的人文文化,对具有价值中立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健康走向,有首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三个图书馆实例,来说明图书馆人文与科学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