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4426篇
科学研究   772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83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31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的建筑法规教学都存在诸多问题。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建筑法规课程应定位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胜任该门课程的教师应该是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应结合学科特点实行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考试的双联动,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文章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提出要运用创课教育模式打造卓越课堂,并以《视频的加工与制作》为例,对项目式创课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点课题,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学的教育改革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对卓越教师的诉求也更加强烈,中学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也开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将结合中学卓越教师的典型特征分析,就中学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及其策略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适应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精品工程,是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创新育人模式的一种尝试,也是教育部实施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体系、培养路径、保障措施、人才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信息分享的建议,并对卓越计划人才信息资源的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一个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重在精品,志在卓越,理应受到高度重视。培养计划要缜密,培养过程要严谨,师资力量要匹配,保障措施要到位,信息管理要规范。  相似文献   
6.
她,其貌不扬,矮矮的个子,短短的头发,一张不善修饰的脸上架着厚厚的眼镜。然而,就是她,凭着勤奋、执着和巾帼不让须眉的干劲,做出了令许多男同志刮目相看的业绩;就是她,作为该厂17000m3/h制氧机、15500m3/h制氧机、25000m3/h制氧机等五套技术程序的主要设计人之一,累计为厂节约外委编程费高达100万元;就是她,被光荣地评为该厂2003年度生产标兵,是为数不多的生产标兵中唯一的女性。她就是贾淑敏,39岁,是唐钢动力厂电控车间自动化仪表工程师。听了她的故事,你会知道,所有成绩和荣誉,源自于她对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源自于她从不服输的人生理念…  相似文献   
7.
学校要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做到自主探索。追求卓越。所谓学校自主发展,就是不一味等、靠、要。而是主动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决策,依靠自己努力。争取多方支持,把学校办好。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突出办学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学校自主权越多,意味着学校的责任越重,但同时也越能激活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齐楚 《世界文化》2006,(11):9-9
1952年6月7日,奥尔罕-帕慕克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兴旺的中产阶级世俗家庭。他的父亲、叔叔和祖父都是工程师。正是祖父创造了家族的财富。在成长的过程中,奥尔罕-帕慕克曾被怂恿做一名画家。从罗伯特学院毕业后,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学习建筑学,后在伊斯坦布尔大学学习新闻。1985年到1988年,奥尔罕-帕慕克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研究员,并短时间造访爱荷华大学。奥尔罕-帕慕克现居伊斯坦布尔。奥尔罕-帕慕克曾说,随着他的成长,他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土耳其式的家庭环境到一个更加西方式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他将这些写在了…  相似文献   
9.
文章收集了国内研究奥林匹克运动中涉及参与观与获胜观的文献,利用文献综述法、分析与综合法,综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观与获胜观。从奥林匹克运动的整体视角而言,它的价值取向应是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