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武当道教武术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武当道教武术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当道教武术是在武当山这个特定区域内,由武当山地区远古猿人狩猎搏斗技能、冷兵器战争搏击技能所形成的武当山技击武术的生存需要,与武当道教宗教法式活动等的需要而产生、形成的一个受武当山社会环境影响、寓武当道教文化的一个武术派系.  相似文献   
2.
1 当前生物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不良现状及分析 1.1 问题肤浅,难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为例,有的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谁?(2)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3)现在有哪几种类人猿?(4)森林古猿曾生活在哪些区域?这样问题,学生不用动脑,翻翻书就能找到,难以产生深刻的过程体验,容易引起思维的懈怠.本节中,笔者精选了几张类人猿的图片(双手、五官、牙齿都特别清楚,有的带有表情,有的哺乳),接着引用了达尔文的一段话:"我的智力并不比平常人强,我比别人强就强在我常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新知     
数字技术复原耶稣容貌据外国媒体报道,电脑画家表示他们已利用数字技术成功复原耶稣基督的容貌。复原容貌过程中,他们利用了从都灵裹尸布上获取的信息以及血迹,而后将这些数据转换成一幅3D图像。  相似文献   
4.
<正>1993年,南京汤山葫芦洞出土了两个古人类头骨化石,"南京猿人"从此震惊世界。由于南京猿人的重要性,二十年来,专家们持续对其做着研究。在新技术的帮助下,专家得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2号头盖骨其实不是此前初步认定的猿人头盖骨,而是属于智人的!这一新发现,不仅让葫芦洞成了全球唯一的既发现猿人化石又找到智人化石的地方,也为中国学者提出的人类多地起源论提供了有力依据。——编者  相似文献   
5.
骨骼化石显示,距今4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南方古猿已经会用双足行走了。对于类似A.afarensis的南方古猿(右图,最早的原始人类之一),已具备与双足行走相关的特征,如足弓、泽称的大脚趾以及膝盖和骨盆的某些特征。但这些原始人仍保留了部分与类人猿相似的特征:如短腿、长臂以及弯曲的脚趾等,这说明它们或许不是完全像现代人类那样行走,它们还有一定的时间是呆在树上活动。  相似文献   
6.
如果把目前地球上生存的人类叫现存人类,把在现存人类之前的人类或高智能生物叫前人类,那么人类是不是并非第一次存在?自达尔文以来,人们已深信现存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考古学家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距今大约有300万年的历史,而地质学家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地球岩石,基本上确定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  相似文献   
7.
读书     
《科学与生活》2009,(11):122-122
<正>猿性的证明"如果我们直盯着某只黑猩猩的双眼深入地看,那么我们就会发现:那双眼睛里透露出一种富于智慧的自信的‘人’格,而那双眼睛也在反看着我们。如果他们是动物的话,我们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交通工具①     
<正>~~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段陈述:“现代类人猿,如同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森林古猿的一支,却由于特殊的原因,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并且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人类相揖别,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这一段文字中,末了一句“人猿相揖别”怎样解释呢?该句出自哪里呢?弄懂这些问题,对于教师讲课的精彩生动性,对于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I0016-I0017
研究人员说,在南非某洞穴中出土的2副部分骨架属于一种从前未被分类的类人动物,这对我们了解我们自身(智人物种,Homosapiens)是如何进化的又增加了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