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嵌入式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做了简要介绍,同时较为详细地探讨了嵌入式系统的汉字显示原理、程序设计方法与步骤。,}程序运行的结果为,在屏幕横坐标为x0,纵坐标为y0处,用LIGHTRED颜色显示"处处花开"4个汉字。3结束语由以上的程序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下汉字的显示由于建立了小型的汉字库使得程序运行时的效率提高,节省开销,同时随着嵌入式技术的深入发展,更好的交互环境对程序设计者的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中国的设计人员就必然面临中文汉字与西文操作系统之间互相匹配的问题,因此对在嵌入式系统下显示汉字的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对我们今后更深入的软件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由于传统的LCD具有显示角度过小等缺点,设计了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显示控制电路,采用周立功开发的T2387I工控模块为处理器,加上外围电路对256×64点阵,具有16级灰度的单色OLED显示进行控制,并用可控的电源芯片实现对OLED的上下电顺序控制。通过字模提取软件提取所需显示汉字的字模数据,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OLED的显示。  相似文献   
3.
在古典华邮中,红印花邮票声誉极高。而在华人中开创红印花邮票研究先河者当属周今觉。1931年12月出版的《邮学月刊》第4卷的"三周年纪念号"(图1,刘广实先生藏品)上曾刊发周今觉《红印花小2分版式之研究》一文。此文乃周今觉看到英国邮学家克礼门(A.B.clements)在《斯科特邮票月刊》上发表的红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汉字点阵字库的存储结构,以及其中字模的存储方式,给出了提取汉字点阵字模的具体方法,并进一步说明了点阵字模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汉字显示字模与打印字模的关系 ,给出了打印字模转换为显示字模的方法 ,解决了单片机测控系统中 2 4× 2 4点阵汉字显示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学习算法极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很难获得全局极小值,并且其收敛速度极慢,这一直是实现BP网络快速算法的技术瓶颈。变进数(VCN)是基于传统数论中用恒进规则(FCR)制基础上创新拓展起来的更广义概念上的数,其变进规则(VCR)制的计数特性能给传统数值计算技术带来更多创新和更好应用的拓展空间。文章提出VCR智能计算用于3层BP网络快速算法和全局最优算法的融合技术,可以减少数字扰动误差,并较好地规避学习算法陷入局部极小值、找回全局极小值和降低搜索算法时间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红印花小2分倒盖票的加盖数量,笔者曾在本刊2011年第5期上撰文,从红印花原票版式特征的角度来研讨,推断出"小2分倒盖邮票的数量至少有300枚"的结论。最近,笔者在研究小2分"倒兼复"邮票的时候,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现和推论。红印花邮票每一全张为100枚,而小2分邮票加盖全格为10×2形制,因此每加盖一个全张需要分为5次才能完成。根据研究,"倒兼复"现象在小2分邮票的加盖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共计20枚(现存  相似文献   
8.
陈复祥认为"小二分"是红印花诸票中唯一不是海关造册处加盖的,其版式独特,加盖字模"破损杂乱、且多错印",与其余面值的红印花加盖票  相似文献   
9.
丁劲松  赵岳 《上海集邮》2012,(12):32-35,2
小2分倒盖兼复盖邮票是红印花加盖邮票中非常著名的变体票。这种倒盖和复盖同时出现的"一错再错"现象在红印花小2分邮票的加盖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错票存世量不超过20枚,被誉为红印花  相似文献   
10.
上期介绍了1922年11月1日国内平信起重邮资由3分提高到4分后,邮局认为库存的大量北京一版帆船3分邮票用途不大,为避免积压,就将之加盖为暂作2分邮票,供国内明信片、印刷品等使用。后因各省、市反对,邮政总局不得不在1923年1月1日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