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中,指出热功转化的方向性,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出现特殊情况.本文在讨论卡诺循环的基础上,指出了在负热力学温度条件下的开尔文表述.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把热力学第二定律引进了高中物理(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3)。《物理》选修3-3从介绍自发过程不可逆性的具体事例出发,给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接着在给出第二定律微观解释的基础上,从有序和无序的角度引进了熵的概念,并把熵定义为S=  相似文献   
3.
在氧化铟锡上旋涂一层磺化聚苯乙烯掺杂的聚噻吩衍生物PEDOT用作阳极缓冲层,达到增强空穴注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的目的。该文分析了开尔文探针法测试材料功函数的原理,实验研究了氧化铟锡经过修饰后功函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物理化学中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等概念,与登载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上的《关 于开尔文公式推导方法的商榷》一文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利用包括CISK机制的简单三维热带大气模式研究强对流活动的位置和水平尺度对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对流活动的经向位置对低频振荡有重要影响.当对流活动在赤道印度洋和赤道西太平洋加强时, 在赤道印度洋地区激发出低频振荡并向东传播, 周期为28d左右, 扰动为KelvinRossby波型, 具有明显斜压结构, 低层辐合, 高层辐散;然而, 当对流活动在热带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 即菲律宾附近地区加强时, 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激发出向西传播的低频振荡, 周期为30d左右, 扰动为弱Rossby波型, 斜压结构, 且与南亚季风有紧密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 强对流活动的纬向位置对振荡周期和结构没有直接影响, 但强对流区域的尺度大小对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周期有明显影响:强对流活动区域的纬向尺度越小, 所激发的低频振荡的周期就越短.热带大气中的10~20d振荡, 可能是由较小区域的对流活动激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则着重分析研究了容易被人忽视的三种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和通过实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这三种系统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a.使用已废弃的量名称。如比重、比热、原子量、质量百分比浓度等。b.未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量符号。如质量符号不用m,而用W、P或Q等;用多个字母构成一个量符号,如用CHT作"临界高温"的符号。c.使用已废弃的非法定单位或单位符号。前者如斤、千克力(kgf)、卡(cal)、摩尔浓度(M)等;后者如°K(开尔文)、rpm(转每分)等。d.非普及性书刊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有的把单位名称当中文符号使用。如将"p=100帕"错写成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明确岩石中节理对电磁辐射传播的影响,基于压电效应,获得纵波作用下产生的电磁波在开尔文型节理面前后的强度关系。研究了节理参数、岩体电性参数等对电磁辐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辐射的强度随节理初始刚度增大而增大;电磁辐射强度随粘性系数增大而增大;电磁辐射强度随粘性系数的变化同时受到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其他学者得出的实验结果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量讲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现有的热学教材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量讲述方法中,均有思路不够清晰,同时也未说明为什么按此方法和步骤就可得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普遍表达,造成了学生的理解和系统掌握上的困难。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种热力学第二定律定量讲述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热带强对流区域的位置和水平尺度对大气低频振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包括CISK机制的简单三维热带大气模式研究强对流活动的位置和水平尺度对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对流活动的经向位置对低频振荡有重要影响.当对流活动在赤道印度洋和赤道西太平洋加强时,在赤道印度洋地区激发出低频振荡并向东传播,周期为 2 8d左右,扰动为Kelvin Rossby波型,具有明显斜压结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然而,当对流活动在热带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即菲律宾附近地区加强时,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激发出向西传播的低频振荡,周期为 3 0d左右,扰动为弱Rossby波型,斜压结构,且与南亚季风有紧密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强对流活动的纬向位置对振荡周期和结构没有直接影响,但强对流区域的尺度大小对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周期有明显影响:强对流活动区域的纬向尺度越小,所激发的低频振荡的周期就越短.热带大气中的 1 0~ 2 0d振荡,可能是由较小区域的对流活动激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